在自贡市富顺县,曾有一个名字家喻户晓——赖雨。她身高不足1米,体重仅25公斤,因小儿麻痹症致高位截瘫;她靠着坚强的毅力,以唇舌“舔阅”万卷书,艰难写下上百万文字,先后出版了诗集《群山之上》和心理教育专著《怎样让孩子打开心门》;她在自贡广播电台主持“赖雨心理热线”、在《自贡日报》开设“赖雨姐姐谈成长”心理咨询专栏、在2007年成立“赖雨心理咨询中心”,帮助无数心理疾病患者走出困境、重获新生。
2010年3月,被誉为“四川张海迪”的赖雨因车祸后的并发症逝世,终年47岁。时光有痕,真情长存。15年后,当自贡市作家协会与富顺县残联负责人携手将刚出版的《在爱的翅膀上飞翔》送到赖雨家人手中之时,仿佛一个无声的宣言——赖雨那震撼人心的坚强与大爱,不会被她深爱的家乡遗忘。
![]()
刚出版的《在爱的翅膀上飞翔》 记者 芶思 摄
发现手稿
她的事迹和精神应当被更多人看到
已故著名文化学者伍松乔先生曾经多次谈到,赖雨用唇舌舔阅的“吻书”形象具有丰碑式的意义,它既是赖雨乐观自强精神的写照,也是才子之乡富顺文脉传承的印记。
“赖雨对知识的渴求、对生活的热爱远超常人,她的事迹和精神应当被更多人看到。”今年4月,自贡市作协主席高仁斌意外得知,赖雨的家人至今仍然保留了她写给他人的部分信件(多年来,赖雨养成了誊抄信件的习惯)。据悉,赖雨去世后其手稿和日记均被付之一炬,因此这批信件就显得格外珍贵。
![]()
赖雨“吻书” 邓佑云 摄
今年10月,在征得赖雨家人同意后,自贡市作协组织会员和志愿者整理出赖雨写于1997年至1998年,给朋友和亲人的94封信件,连同其部分尚未发表的作品,集结成《在爱的翅膀上飞翔》——书名沿用自作者尚未出版的散文集《欧洲之行》。
书中收录了赖雨在残疾人事业、文学创作和承担社会公益方面取得的荣誉;著名文化学者伍松乔先生、四川作协副主席蒋蓝、自贡市作协顾问王孝谦、著名摄影家邓佑云、富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安平等亦师亦友者为其撰写的文字;上文提到的94封书信,欧洲之行创作的作品以及尚未完成的“自传”。
![]()
伍松乔与赖雨交谈 邓佑云 摄
在这部“自传”开篇,赖雨这样写道:“为了纪念,也为了忘却,更是为了表达我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们深深的谢意和祝福。”
赖雨将全书规划为“可怜天下父母心”“大恩不言谢”等共八章三十二节,但第二节“父亲”尚未完成,作者的生命便戛然而止。
集结出版
人间温情给了她一双“爱的翅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赖雨生前几乎每一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地来信,多的时候需要用麻袋装,看不过来姐姐赖寒会读给她听。她每封信必回,实在忙不过来就由本人口述,让一直照顾她的好友兼家人曾云聪代笔。
![]()
姐姐赖寒为赖雨读信 邓佑云 摄
书中收录的94封信,有写给亲朋好友的,更多的是写给陌生的笔友。若回信稍晚,赖雨会在信中表达歉意;对初次相识的朋友会称赞对方的字迹、文笔甚至姓名,给人感觉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书信来往次数多了,赖雨会告诉对方自己的电话,同时也提出“最好还是写信,这样更省钱。”在给一名“董大姐”的信中,她对对方在信中夹了200元钱表示感谢,同时表示“请你以后别给我这样的帮助好吗?”
赖雨有不少信件是写给同一个人的,通信的内容囊括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家长里短。其中写给黄祥的信件称呼由刚开始的“致黄祥”转变到后来的“祥子”,信中写道“你的小侄女念叨了几次:‘黄祥叔叔怎么不打电话了?’”足见双方关系亲密程度。
![]()
赖雨在写作中 邓佑云 摄
书中收录的所有信件中,和赖雨通信次数最多的是“文琼”,双方在信中以姐妹相称。据悉,由于赖雨写给文琼的信往往篇幅较长,于是多数由曾云聪代笔。《在爱的翅膀上飞翔》出版后,曾云聪表示会寄一本给在新津工作的文琼:“相信她看到后一定会很高兴。”
赖雨还专门给小朋友提笔写信,她用自己的经历鼓励《自贡大恐龙报》的小朋友战胜困难,健康成长;在写给“光大街小学五年级全体同学”的信中写道“当你们贪玩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想整天蜷在床上的赖雨姐姐……”
赖雨在写给“小艳妹妹”的信中自我介绍:喜欢穿黑色套装,性格有点多愁善感,最喜欢做的事是旅游。但她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需要插上一双爱的翅膀……
2004年,赖雨在友人资助下第一次远行,短短一星期的欧洲之行却写下了整整23篇游记,可见其创作热情之高。在“塞纳河的冥想”一文中她写道:我的脚下依然没有路,但头顶却有一方天空,神迹在其中一一展现:
爸爸为了我的病痛苦练针灸;
妈妈为我做厚厚的棉鞋;
姐姐背着我谈恋爱;
哥哥差一点因我娶不到老婆;
同学接我上学;
老师帮我擦汗;
街坊邻居为我筹款治病;
朋友们陪我度过漫漫长夜,并竭尽所能给予我需要的关爱和援助——我没有脚,我是“飞”的,我的轮椅很笨重,但它在爱的浇灌下,奇迹般地长出了翅膀。
回忆过往
点点滴滴还原“身边的赖雨”
曾经有媒体形容:“赖雨的家庭是三口之家,成员包括赖雨、曾云聪,还有曾云聪两岁半的儿子。”曾云聪曾表示,长长的人生路一定会陪伴赖雨走下去。
“我做到了。”11月24日,曾云聪在家中接受自贡融媒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除了结婚后曾跟随丈夫去西藏生活半年时间以外,20多年来和赖雨像一家人一样,一直生活在一起。曾云聪形容两人的关系是:“赖雨‘悠’到我,我也离不开她。”
赖雨和曾云聪均为富顺童寺人。二人相识于1986年12月,刚开始为雇佣和被雇佣关系。赖雨家住镇上,托在家门口摆摊的曾云聪父母帮忙找一名护工,曾云聪正好闲着无事,双方一拍即合约定每月工资13元——那一年,赖雨23岁,曾云聪16岁,一个叫三姐,一个喊五妹。
![]()
赖雨与曾云聪合影 邓佑云 摄
多年以后,曾云聪嫁给了赖雨的哥哥,双方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
“她是我这一辈子见过病得最重的人,也是我见过最坚强的人。”曾云聪说赖雨除了脑袋以外,全身上下几乎都不能动弹,“即便有蚊子咬,也只能眼睁睁盯着——”
赖雨是左撇子,看书写字有专门定做的凳子。开始写作前,在旁人协助下将凳子卡在两条腿中间,把笔塞进指缝,摆好稿纸,写好一行,再把她的手腕挪到下一行。在曾云聪印象里,赖雨成名后更忙了,特别是心理热线开通后电话就响个不停,找上门来的访客也络绎不绝;她唯一的娱乐方式是看别人打麻将,她会在旁边“抱膀子”,指挥曾云聪打哪张牌……
赖雨喜欢旅游,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其生命终结于2010年春天,全家人驱车到成都龙泉驿看桃花。此时她和丈夫才结婚不久。
“本来不用做手术,可以保守治疗,但赖雨想到还有很多患者等着他……”曾云聪称她和儿子当时也在车上,都只受了皮外伤,受伤最严重的乘客不过是轻微脑震荡,赖雨的伤势为髋骨骨折,医生建议可以保守治疗,但需卧床半年,期间不能接听电话也不能动弹。
2010年3月10日,车祸发生10天后,赖雨因车祸后的并发症去世,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送别。
心灵来信
照进更多残疾人生命的一道光
曾云聪家里一整面墙壁的书籍都是赖雨留下的。每年春节、清明节,曾云聪会和丈夫、儿子一起到南山公墓进行祭奠,每逢赖雨的生日和忌日会在楼下空地烧点纸,她用自己的方式怀念“三姐”。
“十天前我还梦到她!”曾云聪感觉赖雨一直都在她身边,从来都不曾离去。
多年来,赖雨让无数心理疾病患者走出困境,获得新生;她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可能不少人把她忘记了,现在的青少年都没听说过赖雨这个名字,但她不应该被遗忘。”11月6日,高仁斌和富顺县残联理事长熊茂林一行,将刚刚出版的《在爱的翅膀上飞翔》交到曾云聪手中。
![]()
赠书现场 记者 芶思 摄
高仁斌表示书中收录的信件,是赖雨上世纪90年代末写给特定对象往来书信,但也是写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来信”,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这也是市作协近年继组织会员创作出版《盐都大地上的65颗明珠》《盐都乡村巾帼追梦人》等佳作后的又一件大事。
全程参与此事的熊茂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赖雨身上集中体现了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精神,是全市10万残疾人员代表,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型。
据悉,目前富顺县残联已出资购买了1000册《在爱的翅膀上飞翔》,并将该书赠与辖区学校、社区以及各乡镇的残疾人。熊茂林表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不便,不少残疾人在遭受挫折时往往选择自暴自弃,生活得过且过,他希望赖雨和她的文字能成为照进更多残疾人生命的一道光。
编辑:孔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