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https://szb.farmer.com.cn/group1/M00/25/BF/wKhqDmj_5aeAMHrkAAMq4-B8XBs874.jpg">
在四川达州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一名工人正在组装新机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崔建玲 摄
丘陵山区占我国耕地面积约三分之一,增产潜力巨大。四川省丘陵山地面积占省内耕地面积约78%,补齐丘陵山区农机短板对四川省粮食产能提升意义重大。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构建农机研产推用一体化机制,补短板、强中试、促应用,推动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0%。“四川省以‘三个打造’抓中试熟化。”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李宇飞表示。
打造国家项目熟化应用基地。2023年,四川省启动达州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后,省级安排资金5100万元,支持研制新产品4个、建设中试熟化基地2个和鉴定分中心1个。“目前已建成500亩中试熟化基地,不管是园区内企业还是园区外企业都可以在这里开展中试熟化验证,加快机具产业化应用,这对于加快丘陵山区农机研发应用无疑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处处长周杉表示。四川省在宣汉、射洪等地建设5个熟化应用基地2100亩,围绕稻麦、玉米作物开展国家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10余个新机具性能验证、熟化工作。今年在德阳市中江县开展丘陵农机熟化应用规模化试点,对折腰半履带拖拉机等7种机具试验作业5000余亩。
在国家项目熟化应用基地的基础上,四川省着力打造省级项目中试验证点。针对不同地形、土壤、品种,落实“天府良机”薄弱攻关项目中试验证点81个,充分开展新产品田间测试,建立农机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合作机制,形成“问题反馈—改进完善—推广应用”良性循环。
打造农机装备熟化应用场景。2025年,四川安排省级财政6000万元实施丘陵山区新装备熟化推广项目,聚焦省内9种创新研制机具、省外15种与粮油单产提升配套的新机具,在30个县打造33个场景,开展多场景、成规模、大面积熟化推广,加快新装备产业化应用。“中试熟化场景打造最大的意义是加快创新产品的转化利用。”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主任张小军表示。四川省还统筹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型主体能力提升等项目资源,建成省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194个,调动1849个农机合作社、1.67万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240万个农机手力量,努力构建“5公里农机服务圈”,拓展新装备推广示范、熟化应用渠道。
![]()
编辑:刘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