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用我的故事,和大家探讨一条赛道与征途之间的共鸣。”10月21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广元行来到旺苍刘瑞龙红军小学,在学校举行的“传承红色基因”思政课展演活动上,短跑全国青少年冠军方俊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鼓励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
![]()
刘瑞龙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思政课展演活动。广元观察 高志农 摄
抗战期间,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40多个党政军首脑机关、后勤机构,以及2万多红军指战员先后进驻旺苍。这里也成为川陕苏区后期首府。在此期间的1933至1934年,时任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刘瑞龙在此创办旺苍坝列宁小学(刘瑞龙红军小学前身),编写课本、传播革命火种,奠定学校红色根基。
“我今天学会了编草鞋。”在学校隔壁的中国红军城里,在手艺人的指导下,五年级学生白小平坐在凳子上,双手上下翻腾将稻草编织拧紧,很快编织完一只草鞋。
这是刘瑞龙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深化红色教育的生动一幕。近年来,该校以“红色+”德育模式打造红色教育品牌,通过开展红色研学、“小红军”体验节,培育“我是红城小小解说员”志愿服务者,将编草鞋融入红色教育实践等,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代代相传。
![]()
刘瑞龙红军小学将编草鞋融入红色教育实践。张敏 摄
“通过编草鞋我体会到了革命年代物资匮乏的艰辛,我会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白小平说。
不只在刘瑞龙红军小学。依托公共文化阵地,旺苍县打造了“我是红城小小解说员”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组织开展“小小解说员”技能选拔大赛,已培育出能独立开展解说的“小志愿者”超50名。
红色基因传承还以新的方式走近青少年。旺苍县积极推动红色资源向红色研学教育资源转化,在今年3月开展了“万名师生同走长征路”暨全县红色研学活动。全县53所学校都以各种形式开展红色研学活动50余次。
中国红军城、木门会议会址等红色研学基地还接待上万名县外中小学生参与研学活动,在全县掀起一股“红色研学热”。生源地从县内扩展至甘肃陇南、巴中、市内其他县区等周边地区。
编辑:刘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