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革命老区古蔺在推进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如何发力?
10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古蔺专场,古蔺县委书记赵源华介绍相关情况,他表示,古蔺锚定“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目标,重点从五个方面发力。
![]()
发布会现场
聚焦产业建圈强链。古蔺是“中国酱酒之乡”,但古蔺不止步于酿酒,而是要让每一粒高粱都实现“全生命周期价值”。上游种好糯红高粱,中游做强酱酒酿造,下游延伸包材、物流、文旅融合等配套产业。去年,郎酒庄园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25家规上酒企正向300亿元产值冲刺,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蜡染酒盒也成了“网红伴手礼”。古蔺正以酱酒为核心,有机串联能源、绿色建材、绿色食品、文旅康养“四颗珍珠”,着力构建1个千亿、4个百亿的“一圈四链”产业格局,推动实现“一业兴、百业旺”。
推动城乡融合共建。古蔺山多平地少,城乡差距是块“硬骨头”。古蔺以建设省级城市更新行动重点县城为抓手,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跟着产业走,吸引群众“进城落户”;乡村端全域推进“两强化三提升”行动建设和美乡村,发展“非遗+旅游”“林下经济”等新业态;中间环节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鼓励城市资本下乡,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让城乡要素流动起来,实现“城乡互补、共建共享”。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老区发展最怕思想僵化,我们的改革就盯着痛点堵点,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赵源华说,古蔺推动企业办事“一次不跑”,项目审批从“多证齐发”迈向“秒批秒办”。深化园区“亩均论英雄”改革,目前园区亩均税收达35万元,相当于每平方米土地年创收350元。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把闲置厂房改造为酱酒体验馆,低效资产变身“网红打卡点”,县属国企形成3个AA+、3个AA主体信用矩阵,国有资产规模从300亿元一举迈上1000亿元台阶,真正实现了“资产盘活、价值提升”。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GDP增长一定要切实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赵源华举例,今年,古蔺新建2所县城学校、3所乡镇卫生院,持续推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提档升级,让孩子“上好学”、老人“好看病”;为酱酒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城镇新增就业8000多人;推进县城“口袋公园”和农村“厕所革命”,让传统村落与现代社区各美其美,让88万名古蔺人日子有奔头、生活有品质。
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古蔺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发展时既要敢闯敢干,更要稳扎稳打。生态红线“不能踩”,黄荆老林的树一棵不能砍;安全生产“不能松”,酒厂的窖池、矿山的设备天天检查;债务风险“不能冒”,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赵源华表示,古蔺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土特产”变成“金产业”,让“老区味”飘出“时代香”,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预计到2027年实现经济总量、税收、财政收入“三个翻番”,让革命老区在新时代跑出“加速度”。
编辑:刘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