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稻虾田里喜算丰收账 龙潭镇“一水两用”蹚出致富好路子

2025-09-26 16:14

0

仲秋时节,贡井区龙潭镇的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种植大户陈科林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里,金灿灿的稻浪随风起伏,一台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刚刚完成收割的陈科林捧着饱满的稻谷,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稻虾共育让我们一块田挣两份钱,这生态农业的路子真是越走越宽!”

作为龙潭镇率先尝试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新农人”,陈科林今年迎来了第二个丰收年。他带着记者边走边算账:“60亩水稻产出湿谷6万斤;170亩的水塘养殖的小龙虾更是带来每亩5000元的收益。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种养模式,让传统农田效益翻了好几番。”

“你们看,这稻茬下面还藏着不少小龙虾呢!”陈科林弯腰拨开稻茬,几只活蹦乱跳的小龙虾立刻显露出来。“水稻能为小龙虾提供天然的栖息场所和饵料,相当于一种特殊的水草植物;而小龙虾不仅能疏松土壤,其排泄物还是天然的有机肥,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

机械化赋能让现代农业如虎添翼。记者在收割现场看到,两台大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金黄的稻穗被整齐地卷入机器,粉碎后的秸秆均匀还田。“去年自购的沃德150半喂收割机已经跟不上需求了!”陈科林指着正在作业的新机型介绍,“今年请的专业收割队,130元一亩,两台机器同时作业,效率比去年提高了一倍。一台机器能顶30个人工,这科技种田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心。”

这种创新模式的背后,是‘新农人’对农业技术的钻研和前期投入,不仅实现了经济收益倍增,更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由于采用生态种养方式,水稻种植过程中不施肥不打药,产出的小龙虾品质纯净、肉质饱满,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来自重庆的收购商连连称赞:“龙潭镇的稻虾米蒸饭香软可口,小龙虾通体透亮,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往往提前就被预订一空。”

贡井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稻虾综合种养既保障了“米袋子”又丰富了“菜篮子”,正在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向。目前全区稻虾种养面积已突破3000亩,带动100余户农户增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示范片。

望着刚刚收割完的稻田,陈科林已经谋划起下一步发展:“未来,我想创办小龙虾养殖合作社,把种苗供应、技术指导、销售渠道打通,让更多乡亲们一起搭上这趟致富快车!还可以尝试稻虾精深加工,提升我们产品的附加价值。”

夕阳西下,新一季虾苗正在稻田里茁壮生长。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在用绿色生态农业书写着新时代的丰收故事。

采    写:刘   庆


编辑:刘丽媛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