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老者儿,在卖豌豆尖,结实的双肩,磨起咯老茧……”下午,阳光懒洋洋地照在自贡市贡井区艾叶古镇的滩坝上,岸边的“盐究所”音乐茶吧,一位饱经沧桑的男子抱着吉他,正在演唱这首原创歌曲《盐情艾叶滩》,坐着晒太阳喝茶的茶客们,眯着眼睛,听得入了迷。
艾叶古镇,这座北宋时期就开始生产井盐的盐业重镇,是川盐东运水路第一镇,也是巴盐西运的陆路启运地,为富荣西场井盐生产第一重镇,被誉为“盐运古道第一滩”。如今,这座千年古镇与“大公井”所在地的贡井老街一道,成为贡井区井盐文化游的核心区,自贡井盐文化遗迹的代表。
2024年,艾叶古镇、贡井老街作为贡井区井盐文化连片区域,上榜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名单。近日,媒体跟随“遇见第C城·自贡好CITY”自贡银行杯·自贡第六届原创短视频大赛活动,走进艾叶古镇、贡井老街,深度体验井盐文化游。
艾叶古镇盐厂俱乐部,廖志全摄
为中外游客青睐艾叶古镇井盐文化让“网红店”火出国门
充满激情演唱《盐情艾叶滩》的男子叫朱光辉,是音乐茶吧的老板。今年58岁的他,年轻时跑遍了全国,做音乐、教吉他、培训非洲鼓,后来在丽江落脚。
“一直想回家乡来,2024年10月份,我和朋友来到艾叶古镇游玩,被这里的文化氛围和松弛感所吸引,当即就决定在这里安顿下来,开一个音乐茶吧。”朱光辉说,开始的想法,就是想在这里和喜欢音乐的朋友一起分享音乐。
没料到,随着游客的分享,“盐究所”一下子火了。“每到节假日,从内江、宜宾、泸州、乐山、成都、重庆、西安、广州、湖北乃至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的朋友,纷纷慕名前来体验。”朱光辉说,90%的客人都是外地游客。
受到这么多游客喜欢,朱光辉知道,大家很大程度上是对艾叶古镇的文化好奇,他也准备继续深挖艾叶井盐文化,带给游客更多惊喜。“我们现在有盐茶等产品,希望再探索发现更多将音乐、茶饮乃至生活方式和井盐文化融合的点,把‘盐究所’做得越来越有‘盐味’。”
在距离“盐究所”几百米的街上,张妍和她的姐妹开了一家“艾艺咖啡馆”,最有特色的就是“古法井盐咖啡”和“艾草特调”两款饮品,受到许多年轻人喜爱,店里每天都有人来打卡拍照。
“从小我就住在像艾叶古镇这样的小镇上,看到这些老房子,让我想起了童年。”她说,于是在一次游历后,她便在镇上找了一间破旧的房屋重新修葺,最终开了这家怀旧、复古又潮感十足的咖啡馆。
“成渝两地和本地的年轻人特别多,他们对老房子很感兴趣,对艾叶古镇的历史也很感兴趣。”张妍说,我们也在收集艾叶古镇的一些故事,希望更多人到这里来,不仅能拍照打卡喝咖啡,还能了解这座有故事的古镇。
航拍艾叶古镇,廖志全摄
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艾叶古镇做优做大井盐文化观光游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艾叶古镇开店、游玩,除了“盐究所”“艾艺咖啡馆”,还有“盐厂俱乐部”“盐井天车工艺馆”“艾叶香酒坊”等,都是游客来艾叶古镇必打卡的地点。
“每逢节假日,接待游客日均5000人左右,实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00余万元,让艾叶农文旅热度不减,让乡村旅游逐渐火起来。”艾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艾叶镇全方位发力探索“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提升,不断丰富和提升农文旅产业品质,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艾叶古镇积极推动辖区内石辊村幸福露营地逐步建成集旅游观光、特色蔬菜瓜果种植、稻田拾秋、煮茶制茶、垂钓竞技、捉鱼摸虾等休闲一体化的特色片区,推进“产业基地+观光体验+休闲康养”发展模式。
同时,以文化韵味为本底、风土人情为内核点、特色美食为支撑点,做优做大井盐文化观光游、特色民俗体验游、非遗研学游等精品文旅线路,寻访特色扎染文化、剪纸文化、龚扇文化、地质文化,体验珍稀非遗技艺,感受地质文化魅力。
南华宫,廖志全摄
南华宫,廖志全摄
“活起来”“传下去” 让井盐文化遗产绽放出新时代光彩
贡井是自贡重要的井盐文化发源地之一,盐产、盐运、盐贸等井盐文化遗迹丰富,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井盐文化游,是近年来游客兴起的探访盐业遗迹、寻觅井盐文化的打卡方式。最为典型的,就是艾叶古镇的“网红店”与井盐文化的探索和融合。
2023年,贡井井盐文化连片区域被确定为四川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区域。自“双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贡井区充分依托井盐文化的深厚底蕴,始终秉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理念,全面推进井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探寻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路径,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文化遗产保护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光彩,有效促进文化遗产从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
据了解,贡井在汉代时期就有居民生产生活,贡井井盐生产初始于北周武帝时期,是不可多得的、成片保存的文化遗产保护区域。近年来,贡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井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一方面,建立起全社会参与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机制。另一方面,编制了《艾叶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大公井古盐文化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和国保、部分省保的保护规划,创新出台全省首个县域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规范性文件《自贡市贡井区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实施办法》。
不仅如此,贡井区还加大文化遗产的修缮保护和利用工作力度,先后通过争取中省资金、政府投资、引入社会资本等多种渠道筹资,加大对井盐历史遗存核心区的文物保护力度和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完成对张伯卿公馆、东源井古盐场、南华宫、胡氏民居大门绣楼等文保项目的文物本体维修工程;对望水观音庵、韭菜嘴胡元和老宅、双胜堡等进行修缮,对大公井遗址、七个精品院落进行抢险排危及环境整治、恢复了天车天福井。
航拍贡井老街
“活起来”了,如何“传下去”?
据统计,贡井井盐文化连片区域内共有159处不可移动文物、2处历史文化街区、7处历史建筑、2个传统文化村落、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贡井区按照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求特、求新”,让井盐文化游持续保持吸引力、引爆力。
每到周末,贡井老街南华宫里热闹非凡,川剧折子戏《包公赔情》《打饼》及川剧绝技变脸吐火,让古建里沉寂近百年的戏台又热闹起来。一幕幕经典的川剧折戏、戏曲舞蹈、器乐演奏、川剧绝技轮番上演,精湛的演技、华丽的服饰、动听的唱腔,无不让人陶醉其中。
“今天的演出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川剧魅力,能在最广为人知的广东盐商会馆里听折子戏,这个体验真是太棒啦!”大学生小威在观看节目之后,发出如此感叹,说这样的活动让他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第二届艾叶古镇文化旅游活动、第二届贡井老街河街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一系列的活动,让游客蜂拥进艾叶古镇和贡井老街,体验井盐文化与潮文化融合的魅力,在民俗文化体验中尽享节日欢乐。
与此同时,贡井区深化文旅融合,深度挖掘文物历史文化内涵,发挥文物社会服务功能,通过非遗传承、研学游等形式,举办闹元宵、坝坝宴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展示深厚的井盐文化底蕴。
编辑:钟林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