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之于人的生存,良好的营商环境,对经营主体来说不可或缺。
在贡井区,企业和群众办事时总爱念叨一句话:“现在的审批服务,简直像点了外卖一样方便!”原来,贡井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局搞了一套“服务主动化、流程标准化、数据共享化”的组合拳,把过去“跑断腿、问破嘴”的审批流程,硬生生变成了“上门服务、指南导航、数据跑腿”的爽快体验。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套“三化”妙招到底有多“凶”!
第一招:服务主动化——“老板,您坐着,审批我们上门办!”
以前办审批,企业和群众得抱着材料跑窗口,运气不好还得“返工”几趟。现在直接来了个“角色反转”——“您别动,我们动!”
前不久,贡井区鸿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的“VIP待遇”真是让人拍手叫好。老板张总原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听说办培训学校审批至少得三个月,光是消防、场地这些检查就能把人折磨疯。”
结果他刚提交申请,贡井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局就派了个“服务小队”上门,教体、消防的同志一起到场,边查勘边指导:“张总,您这消防通道可以再拓宽点”“培训范围建议先聚焦热门工种,后期再扩容”……原本需要反复修改材料的流程,直接被压缩到一个月搞定。张总乐得直拍大腿:“这服务,比火锅店的小哥还好!”
截至目前,贡井区累计上门服务103次,企业老板们纷纷表示:“以前是我们求着办,现在是他们追着办,这感觉——稳!”
第二招:流程标准化——“办事指南?不,这是‘避坑秘籍’!”
过去群众办事最怕啥?材料没带全、流程搞不清,窗口一句话“回去补材料”就能让人崩溃。现在贡井区直接把攻略塞到你手里:“照着做,包您一次过!”
营商环境好不好,首先要看办事效率高不高。之前开小餐馆的李大姐办食品经营许可证时,因为漏了健康证明白跑一趟。今年她发现大厅多了本“高效办成一件事”指南,从材料清单到线上线下申请步骤,业务办理流程标得明明白白。李大姐按图索骥,材料一次过审,她举着许可证逢人就夸:“这指南比我儿子打游戏的攻略还详细!”
“身在贡井,办事不难”的体验感还在日益升级。近日,市民刘女士来到贡井区政务中心企业开办综合窗口,申请开办一家食品销售类企业。在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下,当天,刘女士只提供了企业基本信息及经营者身份信息,便在窗口完成了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的办理。这不禁让刘女士感慨道:“现在办没想到这么快,真是太方便了!”
目前,贡井区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高频事项,制作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一件事等13类办事指南。群众调侃:“以前办事靠运气,现在办事靠科技——字面意义上的‘科技与狠活’!”
第三招:数据共享化——“部门打架?不存在的,我们‘协同作战’!”
企业最头疼的莫过于“证明我妈是我妈”——税务要A材料,人社要B材料,跑完东家跑西家。贡井区干脆让数据“自己跑腿”,部门之间“协同作战”。
某公司股东王总办理股权转让时,原本得跑税务、市场监管、社保三个地方,重复提交营业执照、身份证等一堆材料。结果这次他在税务大厅登完记,还没出门就收到短信:“您的股权变更已完成。”原来,贡井区打通了多个部门系统,内网自动将企业信息同步共享,税务一提交,其他部门自动同步数据。王总惊呆了:“这效率,简直就是秒办呀!”
截至目前,贡井区已实现办理环节9项材料免提交、54个要素免填写。这零距离、零延迟、零差评的高效审批服务让群众笑称:“原来‘一网通办’的真谛是——让干部们内卷,让群众躺赢!”
从“群众跑”到“数据跑”,从“坐等审批”到“上门服务”,贡井区的“三化”改革证明了一件事:只要把群众当“自家人”,把企业当“VIP”,营商环境就能变成“金字招牌”。毕竟,谁不喜欢“巴适得板”的服务呢?
下一步,贡井区将以更优质高效、更贴心暖心的服务举措全力构建“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标杆。
采 写:刘丽媛
编辑:孔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