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对标世界级的自我革命——自贡恐龙博物馆“闭馆修炼”记

2025-07-29 19:03 自贡融媒

0

7月29日,记者从自贡恐龙博物馆了解到,博物馆正处于闭馆改造提升的关键阶段。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博物馆,正以一系列创新且具有前瞻性的举措,朝着具有国际水准和标杆性的恐龙主题博物馆目标大步迈进。

恐龙博物馆 (2).jpg恐龙博物馆 (2).jpg

底蕴深厚 改造升级正当时

自贡恐龙博物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兴建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之上,是亚洲首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与世界其他两大恐龙遗址博物馆齐名。2024年,它凭借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成功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这一殊荣无疑是对其全球影响力的有力肯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对文化体验需求的不断提升,恐龙博物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恐龙馆馆长曾小芸告诉记者,此次闭馆改造提升,正是积极回应公众期待、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深度践行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旨在让这座古老的博物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QQ图片20230923164116.jpgQQ图片20230923164116.jpg

据了解,本次改造充分依托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这一世界级自然资源,大胆采用“恐龙+科技 +文旅”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将打破传统博物馆的局限,将恐龙文化与现代科技、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致力于培育跨界融合的文旅新业态,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恐龙特色文化品牌,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

QQ图片20210610134402.jpgQQ图片20210610134402.jpg

创新模式 培育文旅新业态

“我想用‘三个新’来向大家介绍这座即将‘活起来’的恐龙王国。”曾小芸说,每一个“新”都蕴含着该馆对未来的深刻思考和积极实践。

新体验——硬件焕新,科技点亮史前梦。恐龙博物馆现有遗址馆和探秘馆两个展馆,其中,遗址馆是一座有着近40年历史的老馆。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游客量逐年攀升,去年游客量已达160万人次。然而,遗址馆建筑结构老化、公共服务设施欠缺、展陈方式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就像一道道枷锁,制约着博物馆的发展。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有没有、够不够”升级为对品质和内涵的追求,即“好不好、精不精”。

微信图片_20240505193452.jpg微信图片_20240505193452.jpg

为满足公众的新需求,改造重点聚焦于系统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质量。运用“遗址原境叙事 + 科技赋能”的双引擎,重构展陈逻辑,打造智慧化、沉浸式新空间。“改造后,游客既可感受1.6亿年前层层叠叠沉积形成的恐龙化石带来的原始震撼,还能通过数字技术亲眼见证恐龙‘复活’,感受史前的生命律动。”曾小芸说。

新探索——软硬兼修,教育科研双提升。在完善基础硬件设施的同时,博物馆也深刻认识到“软实力”的重要性,着力提升文化教育和科研水平。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窗口,博物馆正积极联合教育部门,精心开发衔接教学大纲的分龄研学课程。这些课程以化石为生动教材,讲述地球史诗,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恐龙馆研学游2.png恐龙馆研学游2.png

在场馆功能设计方面,博物馆通过场景创新为公众科学素养培养赋能。新建的化石修复实验室将让历史变得可触,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化石修复的过程,了解古生物学家是如何从一块块化石中,还原出远古生物的全貌。而“夜宿博物馆”活动则将为游客带来“与龙共眠”的奇妙体验。改造后的博物馆将成为集参观、研究、探索、求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体验。

新联结——深化交流,文化出海谱新篇。目前,自贡恐龙巡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覆盖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超千万国际观众。在此基础上,博物馆将进一步深化“恐龙出海”行动,积极架起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一方面,加强与国际顶尖机构学术交流与联合研究。另一方面,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引,拓展全球展览市场,重点深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市场,提升恐龙文化市场渗透力。

QQ图片20230923163930.jpgQQ图片20230923163930.jpg

此次升级改造,不仅是场馆的革新,更是自贡迈向“国际恐龙科研科普高地”的重要一步。未来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将是一座“活”起来的恐龙王国。它既守护着亿万年前的地球记忆,又启迪着未来的科学梦想,必将成为全球游客向往的文化圣地。


编辑:李惠玲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