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月内,凉山州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领域好消息不断。
7月3日17时3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搭载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7月5日,西昌市举行低空文旅航线首飞仪式。直升机从建昌古城建平门广场徐徐升起,环绕古城低空飞行一圈后平稳返回,解锁新体验。7月14日,一架空中国王C90飞机由自贡凤鸣机场起飞,历经1小时28分钟飞行,平稳降落在西昌青山机场,标志着自贡—西昌通航短途载人运输航线验证飞行成功。7月18日,“火舞苍穹·智启未来”2025凉山州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链投资合作机遇发布会在西昌市举行,发布82项投资合作机遇清单、总投资345亿元。不仅如此,火把节前夕,西昌至昭觉悬崖村、普格螺髻山、盐源泸沽湖3条短途航线验证飞行成功,进一步丰富凉山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作为四川省航空航天产业链主要承载地、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地,凉山发展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底气十足。当前,凉山将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链确定为带动全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领,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全力以赴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核心产业正在成型起势。
从深空到低空
发展“天空产业”优势显著
凉山,与日月星辰有着紧密联系,发展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所需的资源、能源、技术、场景正深度耦合,凸显出独一无二的强大竞争力。
早在2020年12月22日,盐源县卡拉坝热气球观光体验项目通过民航部门审定上线运营,成为了凉山探索低空飞行的早期先行者,经过几年沉淀,项目已焕新为“凉山州(盐源)低空热气球产业创新孵化中心”,正全力加速推进。
2024年1月,四川责航无人机制造项目落地德昌县,凉山州迈出构建低空制造产业链的第一步;6月,西昌航天高端智造产业园内,凉山首个商业卫星制造基地拔地而起,推动凉山向“航天智造高地”转型;7月,凉山州被省政府确定为低空经济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地;8月,凉山州特色农产品无人机物流试点项目在会理市、雷波县启动,运输石榴、脐橙超500万斤;9月,凉山州与自贡市启动通航短途载人运输航线前期工作;12月,成都金堂—西昌青山通航短途载货运输航线试航成功,翻开凉山低空支线物流新篇章。
西昌航天高端智造产业园首开区效果图。
今年5月,西博会凉山馆内,全球最大的超高纯钛锭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根直径1.2米,重量达11吨,含钛量达99.9995%的圆柱形“巨无霸”,作为钛金属产业链的核心高端产品,攻克了长期依赖进口的难题,填补了国内高端钛材料制造的空白,为凉山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链提供了稳定的材料供应保障。
截至今年,航天产业在凉山落地扎根已有55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具有纬度低、海拔高、云雾少,“发射窗口”好、发射倾角佳、地空距离短等天然优势,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的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卫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同时也是“北斗母港”。这一优势产业基础,为凉山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
从核心材料生产到创新飞行器制造,从专用航线开辟到应用市场开拓,从航天发射基地到西部商业航天港建设,一个个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项目的推进,成为助推凉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从单一到多元
竞逐商业航天新赛道
今年“五一”假期,西南首个航天主题元宇宙沉浸式体验馆——“北斗之上·星际幻城”在西昌开馆迎客,成为广大航天爱好者的打卡地。
盛夏时节,西昌市航天高端智造产业园区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座银灰色建筑群内外,工人们正在忙碌施工……这是总投资2.2亿元的西昌市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卫星基地项目,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进而实现卫星整星“西昌智造”。
西昌卫星工厂效果图。
伴随这座“卫星工厂”建设的,还有一系列上下游企业——陆海空间“西昌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等项目已投入试运营;星河动力“星箭一体交付中心”、陆海空间和中科宇航火箭卫星项目加速推进,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凉山在航空航天产业的前瞻布局源于对战略机遇的精准把握。四川省将凉山州纳入全省航空航天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之一,提出“要着力推进西部商业航天港建设,加快构建星、网、端一体的产业协同网络,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印发的《四川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赋予凉山“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打造商业航天聚集区”的战略定位。
记者从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截至目前,凉山在商业航天方面已完成西部商业航天港战略布局、产业体系、资本创投三个规划编制,以建设“平战结合保障产业安全的战略腹地、‘占频保轨’任务实施的重要基地、商业航天多业态创新融合的实践阵地”为战略定位,以打造商业航天发射场园区、发射服务区、产业配套区、文旅拓展区以及配套基础设施体系的“四区一配套”为空间布局,全面启动西昌航天高端智造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推进发射工位立项审批,着力构建“航天特材—星箭制造—发射服务—空天信息—航天文旅”全链条生态圈,西部商业航天港今年内有望实现首次发射,力争到2027年建成2个专用发射工位、实现航天领域产值300亿元,到2030年形成2000颗星的年发射能力和千亿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凉山(西昌)飞行营地效果图。
从一二产到三产
实现“低空+”全域覆盖
凉山在低空经济产业方面的发展,同样势如破竹。7月24日,越西县临时起降点项目开工建设。建成投用后,将开通至小相岭、灵山寺、螺髻山等高山旅游景点的低空旅游航线,让游客从空中俯瞰越西的云海翻涌、雪山巍峨、彝寨风情,为越西文旅品牌注入全新体验。
在积极打造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同时,凉山还将低空经济发展“触角”延伸拓展至装备制造领域。位于德昌县工业园区内的四川责航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厂房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作为国内首个取得直升机适航证的民营企业,这家公司凭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全产业链布局,在低空经济领域崭露头角,其自主研发的直升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灭火、抢险救灾、农林植保等领域。项目建成投用后,凉山将形成集研发、制造、测试、培训于一体的直升机产业生态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空中引擎”。
凉山盐源卡拉坝热气球基地。
无论是“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文旅”,还是“低空+医疗救援”“低空+政务服务”“低空+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各类场景的实现,让凉山迅速开启低空经济发展“新引擎”。
记者从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凉山在低空经济方面,正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启动盐源通用机场、垂直起降场点以及低空飞行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等项目前期和工程建设;低空应用深度拓展,成都金堂—西昌青山、西昌—自贡、西昌—泸沽湖、西昌—螺髻山、西昌—悬崖村、“云上马班邮路”等多条短途载人/载货航线试航成功。州内无人机物流运输、农林植保、应急巡护等已累计飞行18万余架次,其中运输特色农产品1800余吨。凉山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等加快发展,已聚集产业链重点企业14户;“基础设施—技术研发—生产落地—场景赋能”全产业生态圈正在加快构建。
大疆T70P正在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与此同时,凉山州正加快编制全州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开展深/低空融合创新应用特色课题研究,同步开展低空飞行起降点建设意向和初步选址摸排,加快制定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覆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应用场景拓展”“配套保障支持”多个板块,全面促进凉山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凉山还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全环节高效推进机制,构建产业全流程有力保障制度,建设产业全要素聚集导入体系,推进深空(航天)低空融合发展,让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链成为推动凉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编辑:李惠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