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轰鸣,烈日当空。7月25日,南充市消防救援支队化工园区消防救援站内,一场特殊的“鹊桥会”火热上演。这场由南充市低空经济产业链专班精心组织的“政企搭桥”行动,不仅集中展示了本地企业在无人机研发领域的最新成果,更为南充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活动现场展示的部分“南充造”无人机产品。
活动现场,各类“南充造”无人机产品纷纷亮相,大载重垂直起降无人机、消防救援无人机、航测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和编队无人机等依次排开,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些无人机覆盖应急救援、物流运输、地貌测量、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凭借融合“硬科技”与“场景化”的优势,不仅拿下不少国内外订单,更彰显出南充在低空经济赛道上的强劲竞争力。
“我们这次带来了三款无人机,分别是水质采样无人机、消防灭火无人机和物流运输无人机。”四川沃洛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高平指着自家产品介绍道,“它们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像森林灭火、城市高层灭火,还有水质采样等场景都能派上大用场。”
在随后举行的政企对接座谈会上,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代表介绍了各自领域内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情况,相关部门(单位)发布了无人机应用场景需求清单,供需双方围绕无人机应用场景需求展开交流咨询,建立常态沟通联络渠道。
“今天搭建的这个政企交流平台,让我们的企业与产品能够得到充分展示。”四川汉航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蒋敏敏满脸欣喜地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为南充低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南充市消防救援支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站通信班班长李辉辉在现场看得十分认真,他表示:“我们看见了很多无人机展示,发现它们在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高层火灾扑救、夜间照明等。今后,我们会将一些先进无人机产品技术运用到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提高灭火救援工作能力。”
“本次活动是我们实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提升行动’的生动体现。”南充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赋能”的模式,不仅帮助本土无人机企业拓展了市场、树立了品牌,更推动了低空经济与应急、农业、物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据悉,低空经济是南充市重点布局的三大新赛道产业之一,今年5月《四川省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后,南充凭借“低空+血液配送”“低空+物流”“低空+水上飞行”三大成熟场景,成功跻身全省首批低空运行管理试点城市。目前全市已聚集11家无人机产业链企业,产品涵盖无人机组装制造、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
编辑:李惠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