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这张合影 藏着中国粮食安全的底气

2025-07-28 19:21 四川观察

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7月27日的《四川新闻联播》关注了首届中国阿坝·夏繁科学家大会,数百名专家学者齐聚马尔康。这其中,一个七人组成的“小麦天团”尤为引人注目。

“三二一,茄子……”

随着“咔嚓”快门声响,眼前这七位平均年龄63岁的小麦专家,在马尔康夏繁基地的油菜花海前定格下珍贵瞬间。而这张看似普通的合影,不仅是老一辈育种家的重逢时刻,背后还藏着中国粮食安全的底气以及一段“麦田缘分”的延续。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合影中有四位是2024年两会期间“刷屏级”的“小麦天团”原班人马。当年他们在人民大会堂前并肩而立,被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如今在马尔康的试验田里,他们围绕小麦育种的最新成果、产业链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度对话:“我觉得科学研究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加盟”“目标是向900公斤行进,再向1000公斤行进”“培育一些高产、优质、多抗性的新品种”……

七位专家分别来自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河北、甘肃、四川,横跨六省的科技力量为何汇聚这片海拔2600米的川西高原?答案就藏在马尔康独特的自然禀赋中:年均2600小时日照、昼夜15℃的温差、稀有的紫外线强度与极低虫害率,形成了天然“育种加速器”。可以让小麦多长一季,将育种周期从传统6-8年缩短至3-4年。“通过增加一季,可以更快的,更准确的进行一些优良基因的聚合、收集的选择,选出不同市场需求的品种,来满足不同层级的需求,可以说马尔康夏繁高地将会为我们中国夏粮种业创新做出巨大的贡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武云现场揭秘。

合影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由四川省农科院联合全国87家单位组建的夏繁科技联盟,联盟将重点突破小麦、油菜、马铃薯、冷季豆、饲草五大作物育种瓶颈,构建覆盖“研发-中试-推广”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同时,将向全国科研机构提供试验田、共享基因库数据,并建立成果转化“绿色通道”。

如今,在这片孕育希望的高原上,“南繁三亚、夏繁阿坝”的种业发展新格局正加速成型。北纬30°的马尔康与北纬18°的三亚遥相呼应,春夏秋冬四季接力育种的科技版图就此铺开……


编辑:李惠玲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