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全国首个!成都低空气象实验室如何守护低空领域?专家揭秘→

2025-07-10 13:02 红星新闻

0

成都是全国首个气象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7月7日,全国首家低空气象实验室——成都低空气象实验室在四川成都揭牌成立,在这座西部“天空之城”落地生根。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该实验室由四川省气象局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依托成都市气象局和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建设,将为城市的天空编织一张精密的气象安全网。

成都低空气象实验室到底是做什么的?对于城市低空经济发展又有哪些作用?

八个方面研发目标,共同守护低空领域

想象一下,未来的天空将像地面交通一样繁忙:物流无人机穿梭于高楼之间,观光飞行器载着游客俯瞰城市,应急救援直升机随时待命……要让这些成为现实,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天空的气象预报”问题。这正是成都低空气象实验室肩负的使命。

成都低空气象实验室挂靠在成都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9日,记者采访到了该研究院副院长杨康权。杨康权介绍,成都作为全国首个气象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试点城市,成都低空气象实验室和成都低空气象台两者都是试点工作需要依托的两个平台,前者负责研发,后者负责运用。

“基于一个数据底座,然后依托这两个平台,聚焦通航、文旅、公共服务和物流这四个场景,我们分八个小组进行不同的研究。”杨康权告诉记者,第一是加强观测,布设“天空之眼”,完善站网布局,以期尽可能在城市各处安装精密的气象观测设备,让每一片天空都在监测之中;第二是编织“数据网络”,把观测数据等编织成一张完整的气象信息网;第三是训练“气象AI”:让智能算法学习天气变化的规律,像经验丰富的老预报员一样做出精准判断;第四是打造“数字天空”,通过数据数值预报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以此得出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都很高的基础预报产品;第五是制作“飞行指南”,告诉无人机什么时候适合起飞,哪条航线最安全;第六是发布“天空警报”,在恶劣天气来临前发出预警,就像给飞行器装上“气象刹车”;第七是建设“气象大脑”,为所有研究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第八是构筑“数据长城”,确保气象数据的安全可靠。通过八个小组在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服务核心技术的攻关,促进低空领域气象科研与服务应用融合式发展,发挥科研创新团队作用,形成一批低空气象研究应用成果,涌现一批低空气象研究和业务服务的优秀科技人才,为成都低空飞行提供气象保障和科技支撑。

为突破技术难关,立下“三年之约”

记者了解到,实验室的团队就像一支精干的气象特工队,目前由1位主要负责人、2位推广负责人和多位技术尖兵组成,每组约10人。他们立下“三年之约”:每半年突破一个技术难关,三年内建成完整的低空气象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以无人机物流这个试验田为例,预计团队研发的产品可实现5分钟时间分辨率、100米空间分辨率的精细化预报,为无人机高效运行提供气象支持。目前,成都部分区域已开始试点布局观测站点,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推动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


编辑:李惠玲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