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2点17分,贡井区金源街伍富花园附近,一张市民手机拍下的井盖照片被上传至12345“随手拍”平台——照片中井盖扭曲变形,仿佛张着无声的嘴。精准定位同步发出,一条关乎群众“脚下安全”的“警报”瞬间穿越数字通道,直抵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
“随手拍”一拍即应 民生诉求直达治理末梢
破损井盖照片在平台亮起警示红灯那一刻,城市应急齿轮已悄然加速运转。贡井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局12345平台枢纽高效转动,工单精准“秒派”至贡井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确认隐患刻不容缓,更换作业立即启动,下午4点51分,执法人员已完成金源街井盖修复作业。
从市民指尖轻触发送,到崭新井盖稳稳嵌入路面,全程不足3小时。市民“随手拍”的便捷上传与政府部门的闪电响应无缝衔接,把“隐患点”变成“放心处”。
这“一拍即应”的速度背后,是12345平台对民生痛点的高度敏感与责任闭环的精准构建。平台如同灵敏的“城市听诊器”,将散落于街头巷尾的“微痛点”汇聚成清晰的治理信号。当群众通过手机镜头将问题“定位+图像”一键直达,一条直通责任部门的“民生特快专列”已然启程——它承载的不仅是诉求,更是城市治理对个体安全感最郑重的承诺。
快响应一快到底 安全防线在奔跑中筑牢
“快”字已成为贡井区守护城市公共安全的鲜明注脚。
7月2日下午2点30分,艾叶镇竹林村村民在天池山路发现倾倒的警示桩,又一条“随手拍”信息通过12345平台疾速上传。平台熟练运转,工单再次精准飞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应部门手中。
流程在高效中不断固化,响应在实战中持续提速。每一次“指尖诉求”的精准抵达与“部门脚步”的疾速回应,都在为城市安全防线的每一块砖石加固增韧。市民每一次“随手拍”的信任上传,都在无声参与城市精细治理的共建工程。
从金源街井盖到天池山路警示桩,从“随手拍”的便捷上传到“秒回应”的政府效率,一条无形的“连心桥”正通过12345平台在贡井区上空飞架。近年来,12345平台持续发挥“城市大脑”的关键作用,整合资源、打通壁垒,构建起一套高效联动的“隐患发现—秒速派单—部门处置—及时反馈”全链条响应机制。
截至今年6月,贡井区通过12345平台高效处理安全隐患、消费维权、城市管理等群众诉求7574件,办结率达97.86%,群众满意率达94.79%,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城市治理的温度与速度,就在这“拍”与“应”的默契接力中清晰可感——它守护的不仅是脚下每一步的安稳,更是对宜居家园每一份值得托付的期待。
采 写:李惠玲
编辑:李惠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