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龙潭镇道橙村的田间地头里,不少村民都看到了一位特殊的“空中搬运工”,只见它将一捆秸秆缓缓地吊装起来,从A点运到B点,并沿该路线反复升空、下降......两分多钟一趟,速度相当快。这位“空中搬运工”就是无人机。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无人机以高效、安全以及较高性价比,在田间管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月15日上午,在道澄村的田地里,堆着一堆刚捆扎好的秸秆,正等待着无人机来低空吊装、吊运。
在完成前期的各项调试后,这架六旋翼无人机吊着一捆秸秆,从地面缓缓升空,精准的运送到就近的“秸秆周转暂存点”,又返回起点。这样来回一趟也就两分多钟。记者搬了一下那捆秸秆,很沉,正在道澄村操控飞行器的四川鼎峰空天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飞手说,这捆秸秆得有40公斤,所使用的大功率无人机的载重可达50公斤。
“从我们站的地方,到无人机运到的秸秆周转暂存点,人过去一趟怎么也得20分钟,而且路还不好走。”飞手说,用无人机运秸秆,可省了大事儿了。
长久以来,秸秆的收储运环节存在人工转运成本高、效率低,部分偏远地块运输难,易引发诸多隐患。“目前,我们和四川鼎峰空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把无人机用于秸秆的清运。”龙潭镇道澄村党支部书记王长超告诉记者,现在是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无人机的使用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王长超介绍,贡井区于2025年春季在该村试点启用无人机转运秸秆,持续探索“空中运输+闭环利用”新模式。同时,从源头减少秸秆焚烧污染,探索秸秆全流程无害化处理新路径,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据悉,贡井区探索无人机低空经济应用新场景,引入续航可达30分钟、适应丘陵地形、载重50公斤的六旋翼重载无人机进行低空吊运。针对沿公路50米外农户自行集中堆积打捆的秸秆,利用无人机运送至就近的“秸秆周转暂存点”,形成田间打捆→无人机转运至路边粉碎压缩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秸秆肥料化的闭环处理链,可实现同比降低转运成本68%。
下一步,贡井区将持续探索‘科技赋能生态、资源反哺民生’的新路径,以长效升级为工作目标,深化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向全域拓展。
采 写:刘丽媛编辑:刘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