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这也是近年来,应急部门将宣传主题落在个人上的又一体现。
2024年,我国9413万人次受到各种自然灾害影响,856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011.1亿元。火灾虽不完全属于自然灾害,但威力不容小觑,去年,火灾导致全国2001人失去生命,266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7.4亿元。
除此之外,野外探险身亡、水库游泳溺亡、钓鱼被洪水卷入……那些本该避免的事故,却年年发生。
所有的灾害,伤痛必然都会落到人上。当我们呼吁每个公民都做安全员的时候,我们到底要做些什么?又该去哪里学?





喜闻乐见不说教,保命知识学起来。“5·12”是烙在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疤。十多年来,“伏地、遮挡、手抓牢”这样的地震避险方法,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存本能。但这远远不够。
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加,超历史极值的灾害也频繁出现:被大风吹断的树、掀翻的船,被冰雹砸坏的庄稼、厂区,被洪水冲垮的民房,以及无心之举引发的火灾……
在哪里能够快速知晓“防灾、减灾”的知识?四川,作为全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省内已经开放了不少科普预约渠道:四川消防公益培训预约小程序,覆盖全省21个市州的234个消防公益培训点位;应急系统的各类防灾减灾公开课与开放的消防队站也是干货满满;各类安全宣传“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去年11月8日,成都消防救援支队给IFS爬墙大熊猫换上限定皮肤,化身最萌“消防员”,助力全国消防日宣传。如何突破目前的宣传壁垒,提升科普效果,也是应急人正在思考的问题。
图片
成都龙泉驿区同安街道组织居民开展消防演练 图据川观新闻
从“个人应急”到“隐患排查”,灾害应对工作,重点还是在事前预防上。当防灾减灾不再是政府和机构的“独舞”,相信我们能避免更多的灾难。
永远记住一点,灾难面前,无人能独善其身。
图片
本期话题
你平时从什么渠道学习防灾减灾知识?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刘叶
编辑:刘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