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杨家坝社区,在浓郁的春光里焕发新姿与活力。
早晨,家住东风小区的张大爷轻按电梯键,平层入户的不锈钢轿厢载着他平稳降至一楼;下午,袁大哥在自家门前的休闲绿地搬张躺椅,悠闲地享受下午茶时光;傍晚,李嬢嬢带着孙子在自家楼下的儿童乐园玩耍……穿行在焕然一新的小区,每个转角都在诉说杨家坝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的温暖叙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是否同意修建休闲场所”“是否同意划设停车位”……拿到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调查问卷后,家住东风小区的李奶奶认真地在同意栏打下一个个“√”。
杨家坝社区东风小区属于散居楼栋,建设最早的在上世纪60年代,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杨家坝社区党委书记付红戟介绍,小区“脏乱差”问题突出,居民对小区改造需求迫切。
2021年,杨家坝社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启了它的蜕变之路。
“改”些什么?杨家坝社区坚持一个原则:“缺什么补什么、居民需要什么建什么”,按照“一小区一总方案,一栋楼一子方案,一单元一分方案”科学编制多元实施方案和施工图,实现安全、实用、整洁,不贪大求洋。
东风小区和七块田小区的蓝色地坪,为居民提供了300多平米的活动场地;新建的“阳光小屋”议事亭,让居民拥有一处温馨舒适的邻里“会客厅”;东风小区29栋加装的电梯,有效缓解了居民“爬楼难”的问题……杨家坝社区推动共性问题化解与个性需求协调,将民生所愿一一落地为具体实景。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多方诉求的融合共生。谈及每个小区改造后的变化,居民们无不感慨万千:“现在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住起来真是舒心多了!”
从污水倒灌的“堵心”到管道改造的“舒心”,从停车难的“烦心事”到新增车位的“省心事”……4年间,杨家坝社区通过精细化改造推动老小区焕发新生机,用多场居民协商会印证“民生无小事”,交出了一份既有智慧又有温度的社区治理答卷。
自治模式解决“关键小事”
当硬件改造的“前半篇文章”完成阶段性使命,如何让改造后的小区摆脱“一年新、两年旧、三年再回头”的循环,则更需要以“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书写长效治理的“后半篇文章”。
以东风小区为例,成立自治委,依托“自治委议事亭”“阳光小屋”等议事阵地,依靠居民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培育居民自主发现问题、科学解决问题的治理能力。
“17栋的张奶奶楼上漏水”“25栋的李大哥想补栽自家门前花坛的花草”……这些以前需要通过社区协调解决的事情,现在通过自治委就可以直接解决。
改造后的杨家坝社区,不论是小区内部温馨的氛围打造,还是新建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安全隐患的日常排查,都让居民感受到了满满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门岗作为小区的第一道防线,也经历了翻新升级,不仅提升了门岗的硬件设施,还完善了车辆进出管理规定,既规范了管理流程,又增强了透明度。
一系列掷地有声的举措,成功搭建起了居民与自治委之间的信任桥梁,为小区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杨家坝社区还将东风小区和七块田小区等嵌入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将小区监控、单元防盗门锁、小区进出口车牌识别等集约管控,落实专人坐班管理。
“以前路灯坏了,很久都没人处理,现在通过监控,哪里路灯坏了马上就给我们更换了。现在我们不仅住得舒心,还住得安心!”东风小区19栋的王大爷乐呵呵地说。
如今,杨家坝社区的探索为更多社区提供了启示——老旧小区改造的深层价值,不仅在于硬件升级,更在于唤醒基层自治的活力与智慧。
“我们都觉得很幸福”
春日,阳光穿过枝叶,在杨家坝社区洒下细碎的光斑。
沉睡了一夜的东风小区在家门口的叫卖吆喝声中被唤醒。张大爷乘着一键直达的电梯,漫步到家门口的包子铺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稀饭,再约上三五好友,在小区的休闲桌椅上下象棋。
傍晚,小区的健身器材旁、儿童乐园里、廊亭下,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居民们或锻炼身体,或休闲聊天,或陪伴孩子玩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今的杨家坝社区,陈旧的历史感华丽转身,变成居民们沉甸甸的幸福感,改造后的社区,不仅是“面子”的提升,更是居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新安装的电梯、宽阔平坦的道路、生机盎然的绿化带、整齐划一的停车位……70岁的居民周婆婆全程见证了杨家坝社区的变化。
“改造后变化太大了,违章搭建不见了,还更换了破损的井盖和路灯,垃圾也能及时清理,我们都觉得很幸福。”坐在廊亭,周婆婆不禁感慨。
老旧小区改造,改的是环境,暖的是民心,聚的是人气。一个个“高龄”小区实现“逆生长”,越来越多的居民告别“忧居”,迎来“优居”。
如今,到楼下溜达已经成为杨家坝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傍晚,小区的休闲场所都会迎来一群群“客人”,居民们来来往往,寒暄几句,笑声阵阵。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就这样一点点变得更美好。
记者手记:走进杨家坝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可感可触”随处可见,最打动人的是居民脸上洋溢的笑容。居民用“一键到家”的电梯告别了爬楼之苦,改造的廊亭成了居民最喜欢去的“打卡地”,新增的停车位让居民多了几分从容。
这些细节背后,是杨家坝社区将“民生小事”作为“头等大事”的管理温度。“现在的生活,是过去不敢想的。”这句话道出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核心要义——让幸福可感可及。
老旧小区改造,最难的不是拆旧改新,而是让改造真正契合百姓生活。杨家坝社区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里子”扎实了,“面子”才有意义。(孔云)
编辑:孔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