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清明前夕,贡井街道老街子社区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及企业代表等40余人,赴宜宾李庄古镇开展“多元共治·清明共学”主题参访,学习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在抗日文化博物馆,泛黄的历史照片与生动的全息影像交织出抗战烽火中的文明守护画卷。在专业讲解员的动情讲述中,同济大学西迁办学的历史细节如拼图般完整呈现。“了解了李庄居民、商户积极腾房并资助同济大学的行为,我才真正读懂了‘众志成城'的深意,这也正是当下社区治理最需要的共情基因。”社区党员代表王女士感慨道。
行走在青石板铺就的李庄古街巷,参访团逐一解码古镇治理密码:商户“门前五包”星级评定机制折射自治活力,“智慧管家”系统实现问题秒级响应,非遗工坊与文创店铺的有机融合展现文旅巧思。“这些细致且极具可复制性的治理举措,彰显出政府引导、商户自治、科技赋能的古镇治理智慧,也为老街子社区的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老街子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参访过程中,李庄古镇“前店后坊”的商户布局以及“一店一品”特色经营策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其中,古镇所开设的植物扎染坊也让老街子社区的干部们平添了许多关于社区“幸福染坊”的运营思路。
商脉的联通在非遗工坊里迸发火花。社区企业家们在白糕非遗工坊进行“制作+销售+展示”三位一体的体验之后,便立即与白糕厂家达成了意向合作。未来,李庄古镇的特产将走进贡井老街子景区进行销售,逐步推动两地的商业合作与共同发展。
暮色渐沉时,参访团在国立同济大学旧址前庄严肃立。老街子社区党委书记杨霞总结活动经验并表示,这次参访既是对先辈精神的清明追思,更是新时代治理智慧的薪火相传,“下一步,我们将把‘李庄经验’进行转化,全力赋能老街子‘创特色’项目的实施,让古街治理既有文化厚度,更有时尚温度。”
杨霞介绍,此次跨区域主题参访不仅是老街子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生动实践,更为川南古镇群的联动发展开拓了新思路。老街子社区还将持续针对“治理创新、文旅融合、产业互补”三大领域与李庄古镇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川南地区城乡社区治理共同体示范样板。
编辑:钟林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