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央媒看四川|全国人大代表刘传健:机长,不只是一个称呼

2025-03-04 14:16 新华社客户端

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飞机作为

出行交通工具

如何让飞机飞得更安全

就成为航空行业和所有旅客关注的焦点

一个合格的飞行员是怎么养成的?

如何确保飞机飞得又快又安全?

国外航空事故频发

中国民航如何做到让乘客安心出行?

两会前夕,新华访谈专访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总飞行师刘传健

带您踏上一段“安心之旅”

培养一名合格的飞行员有多难?

“把我们一个学生

培养成为一名飞行员、一名机长

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

从理论学习到飞行训练再到航司培训

四到五年的时间里

“飞行员的成长就是不断被考核的过程”

除了理论学习和飞行训练

身体素质、心理健康、职业精神等

都是飞行员必不可少的素质

在刘传健看来

这个过程虽然长一点

却是值得的

因为“飞行员是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

我们必须严把这道关口”

民航试飞员有多牛?

近年来

国产民用飞机取得技术突破

但“飞机不是你想飞多快它就能飞多快

你想让它飞多高它就能飞多高”

实际能否达到设计能力

需要试飞员的实操“检验”

刘传健介绍

“试飞员有别于普通飞行员

这是一个很有风险的行业”

在整个试飞过程中

试飞员不仅要进行各种极限操作

还要在试飞过程中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

这就要求试飞员“对航空理论、飞行驾驶

比别人掌握得要更熟练、更科学”

航空发展一定要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

“每一次飞行其实面对的都是旅客

关乎着大家的生命”

无论是执飞还是执教

刘传健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

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刘传健

依然在为民航安全体系升级建言献策

特别是随着近几年

无人机运用场景的不断拓展

“航空安全也包括低空安全

也是未来我们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不管运行体系

还是监管体系、安全体系的建立”

未来的航空发展一定要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


策划:储学军 车玉明

统筹:李晓云 肖林 薛玉斌 李由

编导:徐可 刘袁媛 蒋燕

记者:谢佼

配音:关心

拍摄剪辑:张可凡、李吉

页面设计:张鑫、李婷玉

鸣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新华访谈 新华社四川分社

新华网四川公司

联合制作


编辑:刘丽媛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