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不完全统计,从唐至清,四川籍的状元约20人。其中,一条古驿道,竟走出14位状元郎,拉满“状元buff”。它就是成渝古驿道,含“学”量十足。

图片

在状元的人生词典里,从来没有摆烂、躺平等词。他们躬身入局,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这些时代的“新青年”,一波接一波的文化输出,成为潮流风向标。王归璞,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四年(公元926年)状元,是简阳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第一个科举中状元的人。他的“学霸”典范,带动当地后生发奋苦读,形成文人士子竞相登第的学风,造就了两宋时代简阳人崭露头角相继科举中状元三人、进士登第数十人的繁盛。“家无恒产,厨灶累空”,骆成骧的星光点亮了近代教育。他于1895年光绪年间高中,是四川最后一位状元。他一生经历了甲午海战、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等家国大事。动荡之下,他主张国人“强身健体”,并成立了四川省武士总会。1922年,返川的骆成骧为筹办学校殚精竭虑。时任四川高等学校校长的他,建议以四川高等学校为基础建立大学。究其一生,清廉做官,热衷捐款,“穷状元”的星光,至今闪耀。
图片

图片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远去的状元郎,惯看秋月春风,散落了一地星光……
图片
本期话题
哪位学霸的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评论区聊聊~
撰文/边钰
编辑:刘丽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