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大地,初春之际,寒意犹存,却挡不住生机勃勃的气息。
走进桥头镇团结村羊肚菌种植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排列整齐;踏入菌棚,一股浓郁的菌香味扑鼻而来。只见密密麻麻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村民们穿梭其间,小心翼翼地使用专用刀采摘新嫩的羊肚菌,不一会儿,菌筐就被装得满满当当,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图片
在烘干车间,分拣完成的羊肚菌被整齐地摆放在特制竹篮里,随后被送入烘干箱。这些被烘干后的羊肚菌不仅便于储存和运输,还能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图片
种植户杨波一边看着忙碌的景象,一边乐呵呵地介绍说:“今年我家一共种了18个大棚的羊肚菌,这是目前准备抢鲜上市的第一批羊肚菌。”
图片
羊肚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属于低温型菌类,采取“冬种春收”栽培模式,这样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又能保证群众务工持续增收,同时还能做到冬闲田不闲。
2023年,杨波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小麦,同时,他了解到羊肚菌市场需求大,就拿出了3亩地种植羊肚菌。不过,种植羊肚菌绝不是一件易事,很快现实就给杨波“泼了一盆冷水”。
羊肚菌幼菇娇嫩,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要求适宜的湿度、温度。尤其是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气候至关重要。2023年冬天,由于天气情况和菌种下地时间过早等原因,导致杨波种植的3亩羊肚菌几乎颗粒无收。
图片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川汉子杨波骨子里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
2024年12月,杨波重新选址,现在的种植基地水源充足,气候、土壤十分适合羊肚菌的生长。而且,他一边学习羊肚菌种植的技术,一边刻苦钻研,仔细推敲,反复试验,每天都在琢磨怎样提高羊肚菌的产量与质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我们主要种植‘七妹’系列,特点是肉质较厚、口感好,市场认可度较高,预计今年产量1000斤以上”杨波激动地说。
图片
如今,羊肚菌种植基地的成功,不仅有助于团结村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更多的村民就业。从播种、管护到采摘,羊肚菌的整个生长周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短期工作岗位,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春日奏响“丰收曲”,菌子飘香“钱”景好。近年来,贡井区桥头镇在农业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将农业规模化视为产业升级的关键突破口,通过发展高粱、小麦、羊肚菌等种植,带动周边村民增收,撑起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伞”。
采 写:李惠玲
编辑:李惠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