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冬日的寒意笼罩着西城大地,但走进桥头镇玉麒村四月阳光家庭农场的草莓大棚内,暖意融融,莓香扑鼻,红艳娇嫩的草莓从叶蔓中探出头来,红扑扑、粉嫩嫩、让人垂涎欲滴,不少游客穿梭其中忙碌地采摘着,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游客周女士一大早就和朋友来到大棚采摘,品尝着亲手摘下的新鲜草莓,周女士忍不住赞叹道:“这个‘巧克力草莓’口感特别棒,吃起来又甜又蜜,水分也足,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闲暇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家人一起过来采摘。”
今年是农场主钟玉淋种植草莓的第5个年头,她一边摘草莓一边告诉记者:“种草莓是精细活儿。”为了让游客吃上香甜可口的草莓,农场的草莓栽培实行水旱轮作,管理全程规范化、科学化。从每年9月开始,大棚规范化开厢、腐熟的有机肥做底肥、地膜覆盖、除草、打枝、通风、控温……每一道工序都严格管控一丝不苟。
“今年1月上旬草莓就陆续成熟了,我们一边做零售,一边做采摘,今年的收成应该挺不错的。”看着大棚内的草莓,钟玉淋欣喜地说。
小草莓“映红”致富路,村民生活更美好。钟玉淋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不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近年来,农场常年用工13人左右,每人每月能收入大约3000元。此外,每年农场还向农户支付土地流转费6.5万元,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过去传统的设施大棚种植销售模式很单一,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的发展,现在我们将各种资源聚集起来,按照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以现代农业的思维做产品,以旅游的思维做服务,在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来我们桥头游玩,带动周边经济发展。”钟玉淋说。
近年来,桥头镇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不断夯实农业基础,结合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大力发展草莓、西瓜、水果番茄等现代特色种植业,带动果蔬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李惠玲)
编辑:孔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