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是历史的印记,是民族的魂魄,其间流淌的智慧之光沁润古今。
泱泱贡井,文明璀璨。这里是自贡的“贡”字来源地,是自贡市重要的井盐文化发源地之一,盐产、盐运、盐贸等井盐文化遗迹丰富,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2023年,贡井井盐文化连片区域被确定为四川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区域。自“双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贡井区充分依托井盐文化的深厚底蕴,始终秉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理念,全面推进井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探寻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路径,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文化遗产保护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光彩,有效促进文化遗产从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
强化保护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贡井在汉代时期就有居民生产生活,贡井井盐生产初始于北周武帝时期,是不可多得的、成片保存的文化遗产保护区域。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井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一方面,建立起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各部门(单位)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机制。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强化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编制了《艾叶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大公井古盐文化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和国保、部分省保的保护规划,创新出台全省首个县域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规范性文件《自贡市贡井区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实施办法》。
留人留魂,首先要留得住;见人见物,首先要见得着。所谓“文物”,物之不存,文将焉附。为此,贡井区加大文化遗产的修缮保护和利用工作力度,先后通过争取中省资金、政府投资、引入社会资本等多种渠道筹资,加大对井盐历史遗存核心区的文物保护力度和基础设施改造力度。
争取中省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对张伯卿公馆、东源井古盐场、南华宫、胡氏民居大门绣楼等文保项目的文物本体维修工程;筹措本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对望水观音庵、韭菜嘴胡元和老宅、双胜堡等进行修缮,对大公井遗址、七个精品院落进行抢险排危及环境整治、恢复了天车天福井;整合资金2.3亿元,完成艾叶古镇、老街河街等历史文化镇(街)的风貌整治,截污管网、旅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引入社会资本等多种渠道筹资3000余万元,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此外,贡井区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引进工作中主动作为,健全区域文化遗产管理机制,建立专职文物局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同时,培养本土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为传承人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为井盐文化连片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社会基础,千方百计让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时代生机。
国保单位张伯卿公馆完成修缮并免费对外开放,利用贡井南华宫建成自贡抗日献金运动陈列馆,利用修缮后的文保点韭菜嘴胡元和老宅打造扎染工坊……为让文物“活”起来,把文脉传下去,一项项有益探索在西城大地铺陈开来。
活态传承 让文化遗产“传下去”如果说,井盐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那贡井老街与艾叶古镇,则是一个耀眼的文化坐标:大公井遗址、峨嵋脚庙天池寺、百年名井东源井、太医卤疗金流井、自贡灯会起源地五皇庙……传承千年井盐文明的贡井,历史遗存灿若星辰。
据统计,贡井井盐文化连片区域内共有159处不可移动文物、2处历史文化街区、7处历史建筑、2个传统文化村落、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指出:“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不做活“求特、求新”文章,就没有吸引力、引爆力。
开场锣鼓一阵紧似一阵,越过南华宫高高的山墙,传遍贡井老街……5月25日,南华宫修缮后再次面向公众开放。当天,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川剧折子戏《包公赔情》《打饼》及川剧绝技变脸吐火,让古建里沉寂近百年的戏台又热闹起来。
一幕幕经典的川剧折戏、戏曲舞蹈、器乐演奏、川剧绝技轮番上演,精湛的演技、华丽的服饰、动听的唱腔,无不让人陶醉其中。“今天的演出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川剧魅力,能在最广为人知的广东盐商会馆里听折子戏,这个体验真是太棒啦!”大学生小威在观看节目后之后,发出如此感叹,说这样的活动让他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开展好文化传承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着力提升井盐文化传播力,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6月6日,2024年井盐文化传承季第二届艾叶古镇文化旅游活动启动仪式在艾叶古镇举行。活动期间,艾叶古镇开展“端午忆屈原 传承爱国情”、“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与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充分感受井盐文化的魅力,享受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
9月29日,2024年第二届贡井老街河街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贡井街道南华宫启动。活动期间,市民朋友们沉浸式体验了非遗项目,观看了川剧折子戏等精彩节目,还在南华宫和陈家祠堂参观“同心书华章·西城翰墨香”书画摄影展和贡井老照片展,在民俗文化体验中尽享节日欢乐。
与此同时,贡井区深化文旅融合,深度挖掘文物历史文化内涵,发挥文物社会服务功能,通过非遗文化传承、研学游等形式,举办闹元宵、坝坝宴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展示深厚的井盐文化底蕴。
文化遗产闪耀,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贡井作为中国井盐文化的寻根之所,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一项项井盐文化遗产犹如一朵朵绚烂之花,从历史中走来,融入时代的朝气,焕发蓬勃的生气,更好地滋养社会、惠及民生。
编辑:程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