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打造乡村振兴共富样板——劳务专合社带来家门口就业“饭碗”

2024-11-12 17:44

3

贡井区五宝镇,土豆种植历史悠久,是自贡市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全市马铃薯规模最大的产区,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总产量超过5万吨。这里,产业基础坚实、发展后劲充沛。


图片图片


为了充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构建马铃薯全产业链,切实以供销组织优势和品牌效应谱写五宝“土特产”文章,近年来,五宝镇转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思路,通过整合7家专业合作社力量,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劳动人口搭建起务工就业服务平台,端牢家门口就业增收“饭碗”。


——抱团取暖 

劳务专合社激活马铃薯产业链“密码”


时下,正是冬种的关键时节,伴着熟悉的泥土气息,五宝镇冬马铃薯种植工作拉开序幕。走进五宝镇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村民在田里忙着松土、施肥、清沟、种植......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图片图片


“抱团取暖齐致富。”看到再次披上绿装的良田,自贡利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丁朝友感慨地说道。“没有成立联合社前,大家都是单打独斗,土豆种植经常会遇到病虫害、运输、销售等难题。这种生产方式直接影响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丁朝友说。


为了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等难题,实现村与村、村与企、产与销之间的有效链接,2019年,由自贡市宝绿土豆专业合作社、贡井区安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7家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的自贡利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应运而生。他们立足五宝镇土豆、花生、生姜等特色产业的耕、种、防、收,为农户提供综合性服务,推动五宝镇加速形成了万亩马铃薯、花生产业基地。


图片图片


联合社成立后,在五宝镇照石村、王家村、田坝村流转400余亩土地建设花生+马铃薯产业基地。到2023年,基地年产量达400吨,产值100余万元,带动五宝镇及周边区县10万亩马铃薯产业发展,成为全市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示范区。


——“龙头”带跑  

开启家门口就业幸福新篇章


近日,记者在五宝镇照石村村集体经济的马铃薯种植地块看到,前来务工的村民们正忙着给土豆切块、点播,干得热火朝天。村民刘淑兰边忙碌边和大家开心地唠着家常。自从联合社成立后,如今月收入3000元的她也成了家门口的“上班族”。


“土豆对我们来说,以前是口粮,现在成为‘致富薯’了。”刘淑兰告诉记者。在五宝镇,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村民同样实现了就近就业。


图片图片


早在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村民兰英一家,在联合社的带领下,如今依靠种植马铃薯、花生、四季豆等农作物成为了当地致富带头人,每年仅种马铃薯就能为家庭增收5万元以上。


图片图片


为保证马铃薯销售渠道持续稳定,联合社与农户签订保护价回收合同,统一收购农户产品,共同应对销售市场。除此之外,联合社还积极开拓新市场,与成都、重庆、贵州、云南、湖北等省内外鲜薯市场签订长期供货订单,建立了牢固的互利共赢关系,确保马铃薯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价格稳定,农户收益得到保障。如今,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最具活力的特色产业之一,也是五宝镇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图片图片


“我们还积极开办农民田间课堂,为农户提供马铃薯种植、农机使用培训技术会等50余次。近年来培育‘爱农业、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乡土能人、种植人才25人,实现了对马铃薯耕种、选种和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有效推广。”丁朝友说,通过联合社示范带动作用,将农户吸附到马铃薯产业链,实现了农户之间的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


图片图片


在自贡利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带动下,帮助当地农户200余人就近就业,有效解决了“务工”与“务农”、“钱袋子”与“孩子”兼顾的问题,架起了群众稳就业、促增收的“金桥梁”。



编辑:刘庆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