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以南有没有细石器文化?蜀人的祖先来自哪里?蜀道起源于何时?——中子铺细石器文化回答你三大问题
10月20日,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开馆,博物馆以中子铺细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细石器文物为主。中子铺细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广元市朝天区东北部中子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至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在中子铺营盘梁两次进行大面积发掘,共发掘出土石核、石叶、石锛、石片、刮削器等细石器文物2万余件。中子铺细石器遗存,经碳十四测年,测定该遗址年代距今6000至7000年之间。
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于10月20日在朝天开馆。
中子铺细石器文化与中国细石器文化
证明了中国南北细石器文化的多元一体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细石器文化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中国北方特有的文化,它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有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细石器文化“华北起源说”,认为华北为起源中心,由黄河流域传播开来,并影响到我国广阔地区。考古学界基本接受了这种观点。广元中子铺细石器遗存的发现,首次证明黄河秦岭以南地区有细石器遗存存在。
1990年在广元中子铺遗址出土的石刀。
1990年在广元中子铺遗址出土的陶片。
中子铺发掘的细石器,规模虽不大,但数量多,近万件,类型丰富,制作技术成熟,具有不同于北方细石器的特点。一是石核类型较齐全,除无典型船形石核外,有楔形、柱形、锥形和漏斗形石核,包括扁体和圆体两大类;二是石核坯体形状的选定,都是有目的的,是剥取石叶的大小形状所决定了的;三是楔形石核多为锛形,两侧平齐,下底为斜刃,高大于宽,叶片疤痕见于一侧;四是柱形石核中典型细长柱的发现不多,较多见到的是一种斜底粗柱形,底面稍有倾斜,剥片一般无锐尖;五是锥形与半锥形石核都比较典型,石叶疤痕窄而尖,并向内弯;六是漏斗形石核合面大,石叶疤痕宽且大,与其他石核剥片的方法明显有别;七是锛状楔形石核、斜底柱形石核,少见或不见于国内其他地点,特征比较明显。
中子铺还发现一个亮点,北方石核对台面的细部注意较多,对底部往往不重视,而中子铺的石核大部分特意修整出一个斜底,以楔形和柱形最为明显。这种斜底是为了更顺利地剥离石叶而特意打磨出来的,用于固定核体。核体固定时,台面呈倾斜状态,便于剥出理想的石叶。
再就是,中子铺石器的剥片技术比较成熟,大小石叶剥离后即可使用。在种类上,中子铺除了常见的长石叶尖状刮器外,还有独特的尖刮器、钝刃圆刮器、石核式小刮器等,种类比较齐全。
总之,中子铺的细石器不论石核、石叶,或是其他石器,形体较为固定,都有比较明确的用途,是一个独具特点的细石器文化遗存,它很可能代表了四川盆地及盆周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早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据此,专家建议命名中子铺出土的细石器文物为“中子铺文化”,作为西南地区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以细石器为主要特点的石器文化。
中子铺细石器文化在中国细石器文化中具有特殊性,颠覆了细石器北方起源说,中子铺细石器文化证明了中国南北细石器文化的多元一体。
中子铺细石器文化与蜀道及蜀地先民
人皇一族自北而来,成为蜀地无可争议的早期先民
面对中子铺细石器文化,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7000年前后开创中子铺细石器文化的先民是谁?他们来自何方?这个问题的结论,关系到上古时中国南北民族早期融合的问题。
最早全面记录西南历史地理的地方志《华阳国志·蜀志》开篇就讲了蜀人的来历:“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载:“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谷口”在哪?早于司马贞的三国时蜀汉谋臣秦宓早有答案:“三皇乘祇车,出谷口,今之斜谷是也。”《山海经·西山经》介绍了17座山,第14座山为“皇人山”。四川史学名家冯广宏先生在他的《古蜀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的拟合》中认为“皇人山”就是人皇山。可见,人皇一族来自秦岭以北是有根据的。
那么,开创中子铺细石器的先民来源就有了说法。中子铺的先民与“蜀之为国,肇于人皇”的传说吻合。而且人皇族的一支出斜口穿褒谷来到蜀地,所走之路,应该是最早的蜀道。如果从人皇一族留下的文物路径来分析,这条蜀道路线相当清晰。
中子铺细石器遗址按碳测定数据应该距今6730—5730年;向南延伸的邓家坪、张家坡细石器遗址,距今5405—3995年;向西南的绵阳边堆山细石器遗址,距今4775—3760年。这3个路段上发掘出土的石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磨光、实用,小型等共性。出土的陶器,口沿多有花边,锯齿等装饰性花纹。可见是同一部族的文化延续。
距今有6000年—7000年的散石料。
距今有6000年—7000年的石磨盘。
从上面的文物脉络中可以理清人皇族一支的入蜀线路。这一支人皇族出斜谷后没有东进,而是越秦岭穿褒谷南下,经嘉陵江河谷越过米仓山到达今天的广元一带,然后向西南进入涪江流域再到四川盆地,完成了早期蜀道的开发与定位。实际上人皇族的这条入川的蜀道线路,一直是古蜀道的核心路段,无论是褒斜道,还是石牛道、金牛道,这条线形仍然保留到今天。从这个推论上看,蜀道的起源与中华民族南北融合应该在7000年前就有了,而不是两千多年、三千多年的概念。
据学术考证,所谓“三皇”中的人皇一族,其实就是西北地区以古羌为主的民族。由于西北地质气候的变化,变得寒冷和干燥,居住在西北一带的古羌等民族有过几次向湿润温暖的南方地区大迁徙行动,其中一支从秦岭以北进入蜀地,无疑是西北的古老民族与西南民族交融的开始,也是蜀地先民来历和蜀道起源时间的有力佐证。古羌的这一支在距今5000年左右到达涪江流域,然后落脚在以三星堆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带,与蜀地原住民以及沿岷江流域南下的古羌人融合后,失去了原有部族的单一性,共同组成了具有地域性和广泛人文意义上的蜀族。
对于蜀族的组成,专家的认同基本一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人皇一族自北而来,成为蜀地无可争议的早期先民。他们与来自西北高原经岷江而下的古羌族融合后,创立了蜀王朝。蜀王朝经历了哪些朝代,由西汉扬雄撰、明郑朴所辑的《蜀王本纪》有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杜宇)、开明。”也就是说,蜀王朝经历了5个王朝,到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蜀王朝经历了3000多年时间。
中子铺细石器文化与三星堆文化
在族属、文化源承上具有一致性
人皇一族的加入,促进了蜀地文明的开发与成长。参与中子铺细石器发掘的国家考古队专家王仁湘认为,三星堆第一期文化与广元几处细石器文化遗址,明显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三星堆陶器的许多特征,在中子铺等地的遗存中也能找到相同或相似之处。
中子铺发现的石器以小型化为主,陶器多半是平底罐,工艺粗糙,但喜欢在器口处做些装饰。而时间晚500年左右的张家坡石器,仍然小巧,陶器仍然以平底为主,但器口有了波状形态,艺术性提高了。再晚500年左右的邓家坪石器,陶器由粗糙到细致,细泥陶器多了起来,器口流行花边波纹。再晚些的绵阳边堆山石器,仍然保持着小巧的风格,只是多了磨制石器,陶器器口的花边装饰多了,更加突出。这说明,人皇一族在从东向西的迁徙中,制器水平在不断进步和提高。
在三星堆第一期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器,仍然可以看到小巧的石器风格,但磨制技艺更加讲究。而陶器,仍然保持着重视口沿装饰,艺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无论石器,还是陶器,都显示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三星堆第一期文化遗址测年数据距今4740—4075年,比绵阳边堆山略晚。从广元的中子铺到张家坡,从广元的邓家坪再到绵阳的边堆山,直至三星堆,说明中子铺人与三星堆人在族属、文化源承上具有一致性,证明了人皇一族参与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三星堆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讲,北向蜀道上的剑门蜀道也是三星堆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编辑:刘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