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天朗气清,一条条蜿蜒的农村公路连点成线,串联起星罗棋布的村庄、农家。公路上,一辆辆“小黄车”来回穿梭,引擎声、鸣笛声,为宁静的乡村增添了活力。
农村公路,关乎民生,连通民心。为全力打造乡村客运主动脉,畅通物流微循环,盘活乡村客运资源,近年来,贡井区桥头镇扎实推动乡村路网提档升级,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托起群众平安便捷“出行梦”。
“上学专线”解了“上学愁”
“小朋友们,慢点哈,先排好队再上车,注意安全。”每到上学日,在桥头学校门口,放学的孩子们在劝导员、开车师傅们的组织下,有序坐上“专线车”回家,幸福的笑容溢于言表。
“现在每天都可以坐车去上学,放学又可以搭回家,在车上不会被太阳晒到、风吹雨打。真的太开心啦!”谈起“上学专线”开通带来的便利,家住桥头镇团结村四年级的学生欣欣高兴地说。
早在开学前夕,桥头镇就针对团结村、增产村等6个边远村学生的“上学难”问题,与区交通局等相关单位进行走访调查、沟通协商,最终投放2辆“金通工程”营运车辆,有效解决近30余名儿童的上下学出行难题。
“以前孩子走路上学,需要走一个多小时,很早就得起床洗漱、吃早餐,不到7点就必须出发。”团结村村民钟先生介绍,他们家距离镇上的小学校5公里,冬天的时候,孩子天没亮便和小伙伴一起打着手电筒去上学,让他们既心疼又担心。“现在好了,娃娃在家门口上车,省时、方便又安全!感谢镇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据悉,为了确保“上学专线”安全有序运行,桥头镇还进行了村道治理、新修“招呼站”、设置减速带、交通安全标识标牌,在路口增加道路反光镜,动态对道路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同时,还在学校门口增设劝导员,对群众宣传交通安全常识。截至目前,“上学专线”已安全接送学生达800余人次。
打通村民便捷出行“最后一公里”
清晨,桥头镇的乡道上,金通工程“小黄车”驾驶员陈师傅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检查车况、通风换气,随后便驾车前往周边的村庄,为当地村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
“我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能把村民平安送到目的地,很有成就感!”陈师傅对成为“小黄车”驾驶员感到自豪。同时,他的热情服务,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提前主动联系陈师傅,选择让“小黄车”作为他们的出行工具。
“自从我们村有了这个‘小黄车’,我去镇上或城区,再也不用考虑天气情况,也不用麻烦别人了。”在增产村的“小黄车”招呼站前,村民沈大爷一早便来到这里等候,准备乘车前往镇上赶场。提起出行的变化,他感慨道:“以前只能找别人搭车或自己走路,现在乘坐‘小黄车’直达,简直太方便了。”
沈大爷出行方式的转变,只是桥头镇乡村运输“金通工程”的一个缩影。现在,“小黄车”不仅是客运小巴,还成为了“校车”“快递车”“农产品车”等“定制”车型,充分发挥了乡村客运对乡村振兴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在贡井,一辆辆“小黄车”正穿梭于阡陌乡间直达家家户户,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更助力乡村走上致富奔康金色大道,让幸福生活美好可期。
(李惠玲)
编辑:钟林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