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土人才在农村生长,在沃野里成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后备军”。
近年来,贡井区桥头镇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源头活水,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方式,吸引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引导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田间课堂培育“土专家”
“大家千万记住,种苗移栽后,要像我这样打个窝子再增施有机肥,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土,保证农作物营养不流失。”
今年,在位于桥头镇团结村的四川省川中川南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产业集群贡井项目区“豆玉种业发展工程”实验示范基地里,区农技站站长邓学东来到田间给村民讲解土壤培肥技术。
作为贡井区农技站推广研究员,类似这样的授课,邓学东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上次我参加了再生稻种植的培训,今天又来学习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让我提高了对科学种植的认可和信心,受益颇丰!”参加培训的团结村村民李大姐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播下去才有丰收希望啊,听了培训我们更有把握了。”
“我们邀请农技专家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综合素质修养,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可自主创业或再就业的农村实用人才,为粮食丰收打下良好基础。”桥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桥头镇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多元化教育体系,通过设立专业技能培训班、实习基地、搭建“2+1”网络教育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截至目前,今年桥头镇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6次,培训人员100余人次,受益村民800余人。
以人才沃土滋养共富之花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产业离不开人才。
“我们桥头镇离市区近,环境也好,而且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周末郊外游体验采摘乐趣,我觉得这是个致富门路,于是就有了试试开办家庭农场的想法。”自贡市乡村女能人、四月阳光家庭农场农场主钟玉淋说到。
钟玉淋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大学(原四川理工学院),学的是音乐专业。2014年,她辞去了幼儿园园长的工作,毅然决定返乡,跨界进入农业领域。她赶上了好时期,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决策部署下,桥头镇党委政府以党建为抓手育强乡村人才,帮助钟玉淋相继拿到了大学生创业补贴、大学生创业贴息贷款、蔬菜大棚补贴等优惠政策,解决农场的资金问题。
这十年间,钟玉淋持续投资扩大农村规模,目前农场总投资已达到600余万元,主要打造了生态采摘区、亲子乐园区、休闲观光区、生态垂钓区、特色餐饮区、户外露营区等,农场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的同时,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务工平台。
桥头镇玉麒村罗大姐是农场里的老员工,她一路陪着农场建设、发展直至现在。“从农场成立起,我就在这里工作了,农场离家近,上班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工资拿得比我种地还多,我都准备在农场干到退休了!”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截至目前,四月阳光农场年营业额超300万元,雇佣当地村民20人,累计解决就业90余人,其中13人为困难群众。
钟玉淋是人才引领带动群众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桥头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引导各村党支部凝心聚力,深挖本土人才潜力和产业优势,鼓励有技术、爱农业的“土专家”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用新理念、新技术引导和发展产业,影响带动身边人,携手走稳走好高品质农业发展、高质量乡村振兴的“致富路”。今年以来,桥头镇四月阳光家庭农场、成本兔业等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超过40户,年人均增收超过10%。
让年轻干部冲在乡村振兴一线
一大早,桥头镇永顺村党总支委员杨棋平开始到村民家走访。“棋平能吃苦、脑子灵、干活细,不论是在村民家中,还是在地里,他总是帮我们干农活儿、想出路,我们都很认可他。”永顺村村民周大爷说。
杨棋平是名90后,也是土生土长的永顺村人,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坡一地都非常熟悉,也充满了感情。3 年前,他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村干部。经过不懈努力,今年,杨棋平被评为桥头镇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也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
“年轻干部是干事创业的‘生力军’,当前,年轻干部已成为基层干部队伍骨干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桥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立足干部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需要,桥头镇从优秀返乡创业村民、毕业大学生等中培养村干部后备力量8名,发展党员5名,引导其常态化参与村务党务工作,为家乡提供服务和保障。
人才不仅要引进来,还要留得住。为进一步团结和引导广大人才,桥头镇还开展全方位关怀政策,通过“一站式”引进流程简化服务环节,确保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关键事项得到“保姆式”贴心服务,并建立后备人才储备库,健全日常调研、定期研判等动态管理机制。
强化人才引擎、赋能共同富裕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唯有久久为功。下一步,桥头镇将持续聚焦产业振兴,创新机制,构建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有真功的人才队伍,不断拓宽乡村振兴新路径。(李惠玲)
编辑:刘丽媛
责任编辑:李惠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