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按照自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诈法》执法检查的通知(自人办〈2024〉19号)文件要求,贡井区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区贯彻落实《反诈法》的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反诈法》的主要成效
自2022年12月1日《反诈法》实施以来,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反诈法》,持续完善打击治理体系,推动反电诈形势总体好转。2022年12月至2023年全区电诈案件发案数和损失数同比下降22.73%和26.13%,破案数、抓获数同比上升50.1%和17.86%,其中受骗金额50万以上大案0起。《反诈法》正式生效以来,全区应用《反诈法》打击处理涉诈违法犯罪嫌疑人63人,全区反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贯彻落实《反诈法》的经验做法
(一)持续强化整体联动,构建联防联控格局。一是高位统筹推进。建立区际联席会议制度,将22个区级部门及行业机构纳入区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明确职责任务,制定责任清单,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机制建设。区公安分局作为反诈工作的牵头部门,遵循电诈犯罪客观规律,制定出台《自贡市公安局贡井分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措施,严格落实督查、红、黄牌警告等追责问责制度,推动完善全社会共治体系。三是强化社会治理。依托平安建设考评,全面开展反诈工作;依托基层平安创建,大力开展无诈单元创建活动,在全区掀起识诈防骗热潮。
(二)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提升识诈防诈能力。一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全区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开展普法培训。坚持做实做好每年一度的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月活动,以贯彻落实反诈法为重点,持续推进构建“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二是积极开展全面宣传。调动各级各部门发起全方位的反诈宣传攻势,深入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及“法律七进”宣传,综合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及时推送新型反诈案例,着力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三是针对性做好重点宣传。开展“进校园、护学生”宣传行动,以警示宣讲教育为抓手,引导学生规范使用名下银行卡、电话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效解决中高职院校学生涉“两卡”和赴境外“高薪务工”突出问题。
(三)全面深化行业治理,严防严控“两卡”涉案。一是强化电信行业治理。依托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区通管办、通信运营商倒查电话卡涉案原因,严格新开卡审核、强化行业监管等措施提质增效。二是强化金融行业治理。依托市局联合人行自贡中心支行研发“银行账户风险管控系统”,实现公安与银行、银行与银行之间的风险信息共享,涉诈银行卡线索大幅下降。三是逗硬“两卡”各方责任。全区共计接到上级下发“两卡”线索112条,通过开展核查工作采取强制措施78人,成案率69.64%,对涉及的119人全部采取惩戒措施,惩戒率106.25%。
(四)深入开展预警防范,最大限度避免损失。一是坚持做好资金预警见面劝阻。自预警劝阻工作开展工作以来,全区结合各种大数据应用平台,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推送预警及时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并通过电话、短信及上门见面的方式提醒劝阻受害群众,成功劝阻电信网络诈骗案100余起,避免经济损失400万余元。其中通过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预警劝阻10000余人次。二是持续提升技术反制能力。依托公安部门运行的“两卡管控”应用平台,提升涉诈甄别排查能力。2023年,全区共及时排查各类涉诈开卡线索100余条。三是构建反诈防护网络。全区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100899人,下载安装率51.2%,目前排名全市第一。制作反诈推文3篇、反诈视频 3 条,其中一条反诈视频被国家反诈中心采用,其余全部被“熊猫反诈”采用。
(五)狠抓落实源头管控,铲除涉诈滋生土壤。一是深度自主摸排。区反诈中心从人员性别、年龄、前科、出入境记录、职业等特征进行系统梳理,搭建涉诈风险人群模型,做好精准宣防管控。二是最大限度劝返。全区按照“一人一专班”原则组建劝返工作队,积极对接边境警方、移民管理局、公安厅驻边境工作组、缅北境外关系人,建立涉诈重点人员快速入境渠道。2023年我区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核减率82.28%,核减率列全市第三。三是严格出境管控。严格履行法定不准出境措施,2023年共对涉诈重点人员252人采取法定不准出境报备措施。
(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持续强化依法严惩。一是持续深化专案攻坚。对案值大、危害严重的重大案件提级侦办,融合研判、集中攻坚。二是深入开展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断卡”“断流”“利剑”等系列专项行动,区公安分局2023年11月赴滇成功押解10名中国籍境外涉电诈犯罪嫌疑人,依法全部予以打击惩处,目前已进入公诉阶段。三是全面提升打击质效。区政法委积极统筹协调,公检法紧密联动,最大限度提升严惩合力。2023年,全区共公诉涉诈及关联犯罪嫌疑人51人,同比上升152.18%。
三、贯彻落实《反诈法》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全区贯彻落实《反诈法》深入人心,反诈工作虽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受电信网络诈骗的暴利诱惑和该类违法犯罪及相关社会活动链条的广泛性、隐蔽性等影响,客观上导致我区铲除电信网络诈骗仍存在较大难度。
一是电信网络诈骗发案体量大。通过打击治理,全区电诈发案迅猛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23年以来,发案呈逐年下降态势,但发案总量仍处于高位运行态势。二是涉诈“两卡”问题较为突出。我区劳务输出人口占比较高,大量外出务工群体在户籍地办理银行卡、电话卡后,在外省市出租、出借,被用于涉诈犯罪,户籍所在地在管控上存在一定难度。三是涉诈重点人员管控难度大。自贡劳务输出人口占比较高,易被诱导参与电诈违法犯罪。虽然全区在教育劝返、列管列控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举措,但管控压力依然很大,“减存量”与“控增量”压力重重。
四、下一步贯彻落实《反诈法》意见建议
区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贯彻落实《反诈法》和“两办”《意见》为主线,持续深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我区滋生蔓延。
一是深化协同共建。全区要将宣传贯彻落实好《反诈法》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区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完善职责清晰、协同联动、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打击治理体系。二是坚持依法治理。从严从重打击电诈及关联犯罪,深入推进“断卡”行动,持续整治黑灰产乱象,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手段,依法快侦、快诉、快审、快判,形成强大震慑。三是强化行业治理。严格落实通讯、金融、互联网账户实名制要求,持续优化跨机构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建立健全行业安全评估制度,推动金融、通讯、互联网行业机构完善内部管控机制、堵塞监管漏洞、加强技术反制能力建设,全力铲除黑灰产滋生土壤。四是深化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涉诈资金预警劝阻,加强对易受骗群体精准宣传,全力推进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劝返,持续掀起“全民反诈”热潮。五是加强资源投入。夯实各级各部门反诈专班建设,健全人财物保障,在数据整合、模型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着力,全面提升打防管控宣建能力和水平。
自贡市贡井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24年3月1日
编辑:刘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