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团结一致向未来的力量之源。近年来,筱溪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深化“石榴花开”社区党建服务品牌,以“执五笔绘五色”为抓手,以基层治理为着力点,多维度构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平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网格、进小区、进楼栋,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执党建引领工笔,为民族团结进步厚植底色
“各位同志们,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学习强国中看到的文章《雅歌儒服》,这篇文章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今年6月,青杠林社区组织各民族群众开展“团结故事我来讲”活动,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着自己的阅读体验。
56个民族56只花,56个兄弟姐妹团结是一家。据了解,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筱溪街道通过党委带支部、党员带群众的“双带”学习模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习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和深刻内涵,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依托三会一课、社区书屋、微讲堂等载体,开设互动学堂,以多种形式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筱溪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共开展三会一课及各类线上线下学习20多次,“团结故事我来讲”6次,设点宣传2次,发放宣传资料400多份,引导党员群众凝聚思想共识。
执为民服务素笔,为民族团结进步铺就基色
“婆婆您慢一点,我来扶您下楼。”“大爷,您需要办什么业务?我来帮您弄。”
这是各民族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一幕。
守望相助,乘风破浪。筱溪街道常态化开展“你好邻居”敲门行动,发挥“一起帮”“抱抱团”“啄木鸟”“筑梦者”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作用,整合多方力量开展走访慰问、帮办跑腿、义诊义剪、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我们聚焦群众需求,打造‘红石榴’网格党群服务驿站、‘民族图书角’等,探索设置‘民族团结文化百米长廊’、‘红石榴’主题广场等活动阵地,为居民在家门口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筱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执网格治理妙笔,为民族团结进步增强亮色
“我们这里的线路用了20多年了,都老化了,灯也烧了。我提议,大家一起出点钱将这个线路给换了,亮堂一点!”“好好好,我赞成!”“我也赞助!”“我有个问题,前面道路施工,我家羊肉串都不好卖了,可不可以给我开个口子,方便我做生意?”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情似火的讨论着。这是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真实写照。
和睦共生,共建家园。筱溪街道依托网格议事点、有事来协商、筱溪议事角、指尖微协商等阵地,通过“七步闭环式工作法”,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聚焦各民族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建立了“需求清单”“服务清单”“资源清单”,凝聚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解决了路灯不亮、道路破损、跑冒滴漏等民生实事和各类矛盾纠纷。
大家齐心协力,在化解难题的过程中增进认同,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执精神文明巧笔,为民族团结进步晕染成色
“过元宵,吃元宵咯~”“这个元宵的包法呀,也是特别有讲究的......”“端午到,吃粽子咯~”“爷爷,您写的对联可真好!”
这热热闹闹的节日氛围,是筱溪街道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组织居民一起写对联、包粽子、搓汤圆、吃饺子的美好生活。通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欢欢喜喜闹元宵”“筱溪家宴 睦邻共美”“浓情端午品粽香 共话和谐邻里情”等主题活动,大家在活动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群众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我们将民族团结进步的主题元素,融入到居民日常休闲娱乐、文化生活中,不断促进各民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筱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还依托网格群等载体,广泛推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知识和民族团结小故事等。通过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册、悬挂宣传标语、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氛围,在润物细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执平安建设彩笔,为民族团结进步描绘彩色
6月是民族政策宣传月,为进一步扩大民族政策法规的知晓度、覆盖面,筱溪街道以“弘扬法治精神·深化依法治理”为主题,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民族政策法规全面普及、深入人心。
“年龄大了,平时出门少,对政策不了解。社区志愿者们面对面的政策解答,让我明白了很多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政策,太谢谢你们了!”听完政策宣讲的居民严阿姨说。
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筱溪街道以法治建设为理念,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防范电信诈骗等活动,厚植法治意识,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营造“平安建设你我参与、平安成果你我共享”的良好氛围。
石榴花开红艳艳,籽籽同心向未来。筱溪街道将继续坚持工作触角再深入、品牌载体再创新、工作合力再凝聚、为民服务再精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刘丽媛)
编辑:孔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