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投资推介会带来300多亿的签约总金额,这样的成绩,对一座非省会城市来说,非常亮眼!这就是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
4月29号《四川新闻联播》关注了宜宾在深圳举行的这场签约活动。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新型储能等50个签约项目将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几年宜宾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当地人都说,如果几年不来宜宾,可能你就真的不认识宜宾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或许我们可以从宜宾城市定位的三个“都”来说一说。
首先是酒都。全国以酒闻名的地方不少,但有“酒都”之誉的城市那是屈指可数。而宜宾凭借名扬四海的白酒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赢得了中国酒都的美誉。
去年,宜宾的GDP3800多亿,而白酒要占到将近一半。以五粮液为龙头,现在宜宾现已经形成了数百家大中小酿酒企业和一百多家配套企业,组成了集原粮种植、研发、基酒储存、包装材料、罐装、销售、物流为一体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其次,宜宾还是中国竹都。蜀南竹海是世界上集中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景区。五一假期来一趟宜宾,竹海景区逛一逛,你就知道什么是“云山竹海,天上人间”。
2018年以来,宜宾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把竹文化、竹旅游深度融合,让竹林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和大美乡村的靓丽风景。截至2022年底,宜宾市竹林面积达333万亩,竹产业综合产值353亿元。中国竹都,名副其实。
最后,宜宾还在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动力电池之都。2019年,宁德时代将新的制造基地——四川时代落户宜宾。自此,宜宾新能源产业的谋划就此展开。目前,已经聚焦五大服务体系、十大应用场景、百个产业链项目、千亿产业规模,加快构建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能源、交通结构绿色转型。这或许就是宜宾这几年呈现巨大变化的一个秘诀。更为称道的是,宜宾白纸作画、敢为人先,从以前的“一黑一白”到现在的“一蓝一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能源创新发展路径,也为全国、全省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贡献。
编辑:刘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