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四川新闻联播丨推进生态修复 大熊猫国家公园年内将完成“补妆”

2024-04-30 17:25 四川观察

1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今年,国家级示范工程——“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将收官。从2022年开始,我省积极实施生态修复之策,为大熊猫国家公园“补妆”。眼下,曾经疮痍的历史遗留矿山绿意正浓。

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石棉片区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已进入最后的喷播和管护阶段。分布在石棉大渡河和南桠河两岸的历史遗留矿山,经由三年“补妆”,修复效果明显。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棉管理处副处长 龙云:石棉片区已修复矿山200公顷,修复矿点15个,消除地质环境隐患点9个,盘活利用土地160公顷,原来光秃秃的矿山正在逐步变绿。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整个修复项目总投资5.36亿元,获中央财政3亿元资金支持,修复面积共10.55平方公里。涉及荥经、石棉、宝兴等三个片区,目前已完成总进度的七成左右。随着修复项目的积极实施,2024年底,该区域预计将恢复大熊猫栖息地及生态廊道8.03平方公里,连通恢复大熊猫生态廊道2条。

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科科长 张科:接下来,一个就是加快项目的进度,抢抓有利的天气,加快项目的推进;第二,在监测过程中,对成活率不高,或者比较低的植被,及时地进行调整或者补种,确保在年底前达到修复的效果。

在修复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还选取了8个示范点位进行实景三维建设,实景三维是修复项目成效的综合监测手段。目前已经完成了三期的建模和监测,其中位于宝兴的司法矿——梦发矿就是其中之一。

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 工作人员 董维:左边的是工程开始施工时的场景,右边是最近的一期模型,通过对比我们就可以足不出户地看到生态修复从施工开始到覆土再到复绿的整个施工工程,对草的长势和修复的效果也能够进行直观评估。另外,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形通常比较复杂,现场测量难度很大。通过实景三维,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测量出现场的高度长度面积体积等数据。

据了解,8个实景三维建设示范点位当前正在进行最后一期的数据采集,预计5月底完成全部监测工作。届时,将更加有效助力大熊猫国家公园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成效的科学评估。


编辑:刘庆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