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贡井街道:理论宣讲声声入耳 基层声音“遍地开花”

2024-04-22 19:28

12

几条板凳,温暖人心;理论宣讲,声声入耳。


近年来,贡井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一地一品”理论宣讲工作要求,从队伍培育、阵地建设、宣讲内容“三维发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内容送到寻常百姓家。



宣讲+“队伍建设”:

建强微队伍,唱响好声音


“帮助协调解决矛盾纠纷能换积分……”


“打扫小区卫生也是参与社区治理的一环……”


……


暮春时节,一场“双向奔赴”的宣讲活动在老街子社区湖广庙展开。


一条横幅、几张小板凳围成圈,老街子社区理论宣讲队队员杨霞正热情洋溢的向居民宣讲群众如何参与社区治理。



“什么是社区治理?怎么参与社区治理?参与社区治理有什么好处?理论宣讲讲什么,怎么讲,就是用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讲给他们听。”杨霞表示。


“这样的宣讲,我们都爱听!”今年68岁的李德芳乐呵呵地说。


宣讲见行见效,队伍打造为先。在贡井街道理论宣讲队伍中,这样“接地气”的宣讲员比比皆是。基层理论宣讲,关键是要有一支坚定信仰、系统掌握、生动宣讲创新理论的宣讲队伍。贡井街道依托辖区丰富的人才资源,不断构建完善“领导干部讲政策、学校教师讲思政、青年学生诵经典、基层百姓讲故事”的多元宣讲矩阵。


一方面,贡井街道充分利用“青蓝传承”行动,挖掘、遴选一批政治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青年干部,成立“青蓝传承”青年宣讲队伍,推动宣讲主体向年轻化转变。另一方面,贡井街道围绕群众关注的就业政策、医保政策、教育均衡、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带动社区组建理论宣讲小分队6支,用贴近百姓的语言和方式,把党和政府的好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宣讲+“文化资源”:

创新新场景,打造新阵地


漫步行至老街深处,一座古色古香的木质门楼下布幅飘扬,走进店内,一件件衣物色彩斑斓,一个个图案鲜活跃动来,诉说着沉淀千年的扎染工艺,那便是幸福染坊。


“扎染古称扎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也是我们自贡的‘小三绝’之一,是一项了不起的非遗……”近日,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宣讲在老街染坊开展,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杨秀峰正向群众细心地讲解扎染文化和技艺。



在扎染室里,老街子社区居民刘成芳和姐妹们正聚集一堂,认真聆听杨秀峰讲授。刘成芳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们都喜欢来听杨老师讲课,不仅能增长见识,还能亲身感受扎染的乐趣。”



“宣讲应该是鲜活的、接地气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居民在染坊不仅能学到扎染的知识,还能沉浸式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杨秀峰说。



在贡井街道,像“幸福染坊”等本土历史文化场景的宣讲阵地还有很多。老街子社区贵州庙、老盐道浸润文化气息;蓆草田社区陈家祠堂、南华宫、抗日献金陈列馆诉说历史故事;坭塘塆社区自贡三线建设专题展见证光辉岁月……


一个阵地就是一个生动讲堂。在贡井街道,群众可以体验传统非遗、感悟红色文化、聆听历史故事,接受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传承非遗永远在路上”等道理润物无声的沁润心田。


宣讲+“定制菜单”:

把好大方向,选好小切口


“群众想听什么就讲什么,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讲,哪里有听讲需求,哪里就有宣讲声。”贡井街道将宣讲融入“街头巷尾”“柴米油盐”,提供一份份定制的宣讲“菜单”。



结合各社区特色,贡井街道创新基层理论宣讲菜单。在老街子社区,组织“文化传承”课堂宣讲;在蓆草田社区,邀请“五老”讲党课,让老兵、老教师、老党员等分享心得;在坭塘塆社区,让“社区治理”走进百姓家门口……众多宣讲因地制宜,力求每一个社区点位都有“特色菜单”。


用“小切口”阐释“大主题”。贡井街道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基层治理、文明实践等入手,以群众身边人和事作为切入点,开设短小精悍微宣讲,通过小话题阐释大主题、小切口剖解大问题、小案例演绎大道理,让抽象理论具体化、复杂逻辑简单化、深奥道理通俗化。


用“小载体”讲好“大道理”。贡井街道坚持寓教于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歌舞、经典诵读等舞台艺术形式开展宣讲,使宣讲内容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让群众看得懂、听得进。



用“小细节”做出“大效果”。贡井街道根据群众需要和宣讲员特长,有针对性设计理论学习“菜单”,不断充实内容、细化分类,让老百姓愿意来、坐得住、听得懂,让理论宣讲触角直抵最基层。



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到创新场景的沉浸式宣讲;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到回应民生热点问题………在贡井街道,一次次接地气、冒热气的基层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讲出“百姓味道”,真正走进群众身边。(采写:孔云)

编辑:刘庆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