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的光影萦绕着舞台,强劲的鼓点击打着节拍,变化的舞姿掀起一阵阵热潮……4月13日晚,掌声、欢呼声、音乐声充斥着遂宁市河东新区天幕里简仓文创园。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近年来,遂宁市以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并出台《遂宁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责任分工方案》,多措并举让城市更具有“年轻态”。
为就业创业铺路搭桥
吸引更多青年留下来
支起一顶帐篷、摆上几盘美食,邀三五好友谈天说地……13日下午,天幕里简仓文创园露营地,春风和煦,阳光正好,前来踏青露营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
“在这里能吃到很多美食,建筑的颜色搭配也很有活力,非常适合打卡。”来自成都大学的学生杨玺选择周末来遂宁游玩,首站点位即是天幕里简仓文创园。
持续火热的露营经济,逐渐成为众多青年创业的新风口。刘博文所经营的“天幕营地”于今年3月初开始试营业,提供烤肉、围炉煮茶、咖啡等多种“露营+”服务。
“天幕里的设计风格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过来打卡,也是我们的消费群体。”刘博文介绍,当前他们正在完善栅栏安装等附属设施建设,目前周末可迎客约70人次,本月内可实现正式营业。
“除了为青年群体提供新型消费场景外,我们还想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留在遂宁。”遂宁市河东新区天幕里简仓文创园负责人王明辉告诉记者,文创园内设置了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帮助初创企业对接银行等投融资机构获取资金支持,同时根据创业规模提供相应的免租经营。
当前,文创园共有28户商户及企业入驻,涵盖新媒体运营、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特色餐饮等,总体可容纳近60家商户。“初创者可直接拎包入住,本月内我们还将新增4家商户,进一步丰富文创园业态。”王明辉说。
为让青年人才“流量”变“留量”,遂宁市印发了《遂宁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责任分工方案》,明确实施“青城活力”等六大行动,并从具体内容上对“六大行动”进行明确和细化,形成“青春十条”。同时,发挥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分领域制定惠青政策46项,努力实现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如今区域内高校(校区)从1所增加到9所,在校学生从3.9万人增加到近8万人。”共青团遂宁市委青发部负责人邹翔羽表示,为进一步改善青年就业、创业、职业、家业生态环境,遂宁市举办了“嘉年华”“融城青体验”等活动,让青年感知遂宁,提升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从而让更多青年留下来。
打造精神归属地
让青年更快融入遂宁
“今天我们将共同领略感受大宋风韵……”在遂宁市河东新区“五彩之心”青年会客厅,一场极具特色的研学雅集正在开启。近10名汉服爱好者身着锦绣罗衣聚集在一起,点茶、书法、国画,畅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为打造青年的精神归属地,遂宁市在全城招募十大城市“青春社群主理人”,通过发展汉服社、骑行社、桌游社等“城市青春社群”,让青年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共同成长。
此外,积极建设遂宁万达广场、五彩之心商业步行街、永盛湖公园等八大青年特色场景,涉及青年友好型商圈、青年友好型街区、青年友好型文创园、青年友好型公园、青年友好型景区、青年友好型企业、青年友好型单位、青年友好型社区,探索建立与青年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与设施建设标准,有效拓展青年喜闻乐见的消费新模式新业态。
“加入汉服社后,我结交了很多朋友,可以互相分享生活的乐趣,让我对遂宁有了更多归属感。”来自宁夏的曹书画已在遂宁生活了近2年,深厚的文化底蕴、热情好客的民风让她愈发融入遂宁这座城市。
“以前大家仅局限于网上交流,汉服社成立后,我们有了阵地,可以举办研学雅集、学习传统技艺、打卡传统古建筑等。”衿兮和兮汉服社社长袁元告诉记者,年轻人对汉服的兴趣日益浓厚,目前该社集聚了来自各行各业近300名汉服爱好者。
据介绍,今年遂宁市将组织开展“3+3+3”现代产业立功竞赛,在全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青年突击队,持续探索一些小切口的政策、小而美的项目,利用城市小区边角地建设“金角银边”青年家门口运动场景,通过组建“青趣同城部落”、成立兴趣社团、招募红娘志愿者队伍等方式,促进青年交流交往。
记者:刘文诗
来源:遂宁日报
编辑:刘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