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国潮正当时 绵阳“守”艺人丨指尖有乾坤 刀下木生韵

2024-04-09 18:31 涪江观察

0



从村里的稚嫩学徒到全省工艺大师,勤奋踏实、志存高远的他用小小雕刻刀一刀又一刀雕琢着自己的天地。每一“刀”都是一个目标的实现,养活自己、带徒传艺、坚持创新……今天烟火涪江的主角,是江油市木雕艺术家、江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王成。

从艺26年,如今的王成已获众多荣誉,但他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手里的雕刻作品也越来越“潮”。

近日,笔者来到王成在江油开设的鼎信堂手工文化博物馆,听他分享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



一门“吃饭”的手艺


连王成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年“临时”决定学习的手艺竟成了他的终身职业。

王成出生在江油市永胜镇的一个小山村,打小就对各种奇形怪状的树枝很感兴趣。加上自己本来又学习美术,20多岁那年,王成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喜爱走上了拜师学艺的道路。

王成在树枝上雕刻

学习木雕五年后,王成开始在根雕界小有名气。此时,他有了新的目标——凭借这门“吃饭”的手艺为自己闯一番天地。在当时,不少木雕匠人为的就是“吃饭”,所以常常是干快活、赚快钱,可王成这个有着艺术底子的人却有着自己的追求。

1960ad9d55024d7396f227b236501ea0.jpg1960ad9d55024d7396f227b236501ea0.jpg

作品:竹如意

“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工业产品那样淹没在鱼龙混杂的市场里,所以就一直雕到自己满意为止再交给客户。”王成的坚持虽然没有为他赚来多少钱,却赚到了口碑。2018年,在同行的推荐下,王成开始报名参展,开启他木雕人生的新篇章。

一门热爱的手艺

画画是在一张白纸上创作,艺术家们的构思被肆意挥洒在雪白的画布上。可对木雕艺术家而言,他们的“画布”不是白纸,而是已经有着各式形态与纹路的木料。若强行进行雕刻造型,不仅适得其反,刻不出美感,还破坏了木料本身的自然之美,因此木雕更讲究“天人合一”。

d0df43b875dd48faa507b922bf1f72de.jpgd0df43b875dd48faa507b922bf1f72de.jpg

作品:铁杵磨针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王成向记者介绍着这些年来他雕刻的一件件作品。“吃饭”的手艺早已成为他热爱的手艺,沉醉在雕刻过程中的王成怎么也不会觉得累。

作品:灵芝如意

“在当学徒之前,我就喜欢上了雕刻,每当把一块木头雕刻成一件有生命和灵性的作品,我觉得受再多的苦也是乐。”王成告诉记者,“雕刻讲究刀具,不同的东西需要不同的工具,制作一件作品,少则几个小时,复杂的可能好几年,虽然枯燥,但每完成一个作品,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一门传承的手艺

一件件木雕作品透着油光,光鲜亮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成满是伤痕的手。从他学习木雕的第一年起,伤痕也就烙印在了他的手上。而如今,这些伤痕就如同一座座奖杯一样,成为王成珍惜的“荣光”。

IMG_2265.jpgIMG_2265.jpg


作品:儿时记忆,上山砍柴

直到今天,载誉荣归的王成还在坚持创作。谈起王成,亲朋好友对他最大的印象便是坚持、热爱、痴迷。一块块木头在他刀尖的刻画下也成为了文化传承的载体。他将古典文化、雕刻技艺以及创新元素融为一体,吸引更多民众爱上传统文化。

作品:松鼠

“江油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不仅是诗仙李白的故乡,还是天府旅游名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人做好木雕这项传统手艺,做出江油特色、讲好江油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王成憧憬道。

邱怡 文/图 蒲敏/视觉设计




编辑:刘庆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