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专家对“智慧农业”相关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园区地块的土壤温度二十五摄氏度,土壤水分已达60%以上,适合作物生长。”
“通过虫情测报灯发现,豌豆等作物长有蚜虫,需要及时用生物农药灭杀……”
3月31日一大早,凉山州数字农业研究院的专家们又来到位于西昌安宁河谷的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五新农创园”,对园区粮食和经济作物长势情况进行观察,并充分利用设置于田间的各类科技设备,对土壤环境作调查了解,从而适时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对作物进行杀虫。
“今年凉山全州粮食面积在820万亩,产量要达到272.9万吨,产量较去年要增长8%,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搞好科技种植是关键。”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肖延高一行对凉山州“建设新时代智慧农业与‘天府第二粮仓’行动”提出建议。
记者获悉,当前的凉山,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围绕建设“天府第二粮仓”,正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推进编制出台《天府第二粮仓规划(凉山片区)》《天府第二粮仓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凉山片区)》;加紧建成“粮食一张图”平台;深入搞好1815亩中国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规划建设,为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安宁河谷平原坐拥着优良的资源禀赋,也正面临着国家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这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着力建设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在空间布局上,将以全域化、全产业方式,把安宁河谷区域规划为核心区、拓展区、联动区3大功能板块,凸显‘沿河明珠、串珠成链、结链成谷’区域特色,着力构建一芯一区、两带三片、多基地格局。”凉山现代农业硅谷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
为此,凉山州农业农村局与电子科技大学落实校地合作,成立凉山州数字硅谷科技有限公司,以推动凉山州“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数字化、农业标准化建设。双方达成一致共识,要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构建粮经统筹、农牧并重、绿色生态、高质高量的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高水平“天府第二粮仓”,推动凉山农业大州向农业强州转变。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充分结合校、企、院优势资源,正以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结合凉山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地理等优势,通过“科技赋能、数字赋能、人才赋能”创新数字经济产业模式,在“数字、品牌、科技、人才”等各方面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携手推动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建设;并围绕“数智产业链、凉山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开展课题研究,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配套数智创新要素,搞好智慧农业发展,在土壤修复、基因育种、智能农机等领域下足功夫,为凉山州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给予创新支持,为“天府第二粮仓”行动打下扎实的根基,为助力凉山州乡村振兴及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记者:李春
来源:凉山日报
编辑:刘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