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3月11日清晨,在贡井区桥头镇团结村1组,一台旋耕机铆足了劲在地里来回松土,一台大型复合播种机紧跟其后,按照预设的行间距和播种深度,匀速地开展玉米机播。据悉,今年贡井区着力打造“川中川南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产业集群贡井项目区”,当天开播的是其子项目“豆玉种业发展工程”,规划在团结村建成试验示范基地300亩,开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及品种筛选、高产攻关等内容。
据介绍,“川中川南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产业集群贡井项目区”建设按照“沿群布局、集中连片、优势互补、全链发展”思路,将实施豆玉种业发展、示范基地建设、产能基础升级、经营体系构建、延链补链强链“五大”工程,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成“面积产量提升、产业链条延伸、规模集聚上升、效益明显爬升”的全国特色粮油产业基地、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南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示范区。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按照其子项目“豆玉种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将在团结村建成试验示范基地300亩,用于开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耕、机播、机管、机收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以及品种筛选、高产攻关等内容,推动川中川南丘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耕、机播、机管、机收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
“全程机械化设计的种植密度,玉米每亩为2800至3000株,大豆9200至11000株左右。”贡井区农技站站长王娟介绍说,“春玉米+夏大豆轮作”全程机械化示范种植为机械化精量条播,当天每亩地播种约1.3至1.6公斤玉米种子,播种后全田喷灌,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墒情,确保出苗达65%以上。待7月上旬玉米收获后,又全田撒施复合肥+有机肥,再机械深耕整地,然后全程机械化种夏大豆。
“像咱这一亩地,人工种植一亩地最少得用十个工,这个机械化种植,一天都能比它高十倍的劳动能力,农民也不会减少收入,反而增加收入。”玉米机播也让当地农户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据了解,2022年,国家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作为全国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近几年,贡井区大面积示范推广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在保证玉米(高粱)基本不减产的前提下,增收一季大豆。
目前,该区打造的十万亩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产业示范区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30公斤,涉及7个镇、82个村。其中,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50公斤;示范片2万亩,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40公斤。
(采 写:自贡网 周 嘉 苟 思)
编辑:刘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