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何万利自卫校毕业。此后,怀着满腔热情扎根基层,从救死扶伤的村医,到为民谋利的村干部,他在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了30余年。如今,作为贡井区人大代表,他始终秉承“心系群众,为民履职”的理念,深入群众践行履职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
这些年,何万利跑遍了成佳镇天宫村的农家院坝、田间地头,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以前,种的大豆颗粒小、产量低、效益差,难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何万利说,“现在,天宫村种植的大豆是可以作为种源使用的,大豆种植已是我们村的主要产业。”
2018年,时任村主任的何万利面对大豆产业瓶颈问题整夜失眠,费尽心思想出路。当他了解到贡秋豆5号品种具有粗蛋白质含量高、抗病虫性好、产量高和宜机收等优点后,当即驱车赶往市农科院向专家请教,详细了解种植和管护技术,并带回500公斤种子分发给群众,鼓励村民按照专家指导意见进行试种。
令人欣喜的是,试种的贡秋豆5号当年就实现了丰收,亩产达到130公斤,最高的接近亩产150公斤,且颗粒饱满,收购价格较之前高出每公斤0.5元。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何万利积极同收购商沟通。在他的努力下,收购商返还了2500公斤大豆,作为种子帮助天宫村和周边村扩大种植面积,这让村民倍感高兴。
如今,天宫村的大豆种植面积已达两万余亩,且在何万利的倡议下,村里实行了复合种植模式。以前只能种两季作物的耕地,通过复合种植模式现在能种三季,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在何万利的推动下,村里还同收购商签订了种源收购代办协议,为群众提供稳定销售渠道的同时,还为集体经济组织增加了收入。
大豆产业不仅优化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还鼓足了村民的荷包。面对群众的点赞,何万利谦虚地说:“既然群众选我当人大代表,那我就要聚焦群众的所思所盼,真正在服务群众上出实招、见实效,让群众多挣钱,过上好日子。”
2001年,得益于土地改造等农业综合项目,天宫村开始种植柑橘。然而,初试效果并不理想。当时,由于缺乏果园管护经验,且种植户各自为营,导致果子品质不一,销路不畅。“没有经验,就去学经验。”何万利得知眉山柑橘产业发展良好后,立即带领种植户前往眉山学习,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完善产业道路,打通运输通道。
在何万利的努力下,村民种植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天宫村的柑橘产业迅猛发展,到如今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其中,主打的“不知火”品种亩产达2500公斤,价格最高时卖到每公斤2元。“我们种的柑子又大又甜,好卖得很哦,硬是巴适。”何万利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随时都说着他的好话,“何代表硬是为我们办了好事。”
何万利并没有满足于天宫村现阶段取得的成绩,他和村“两委”还在思考如何以集体经济的模式继续做大做强大豆产业,同时针对柑橘只能在应季销售的问题,提出了建设保鲜冷链库进行反季销售、进一步提高群众收入的想法。在何万利的积极履职下,天宫村群众的每一件事都在逐一落实,乡村振兴的蓝图也逐渐勾勒成形。
编辑:刘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