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进屋瞧瞧。”在桥头镇团结村,70岁的王玉华爷爷带着记者走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后的家,推开卧室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把长约1米的床边据置扶手,底部是一块固定钢板。
王爷爷最满意这个物件:“现在有了它,起夜上下床可以扶着支撑,睡觉时不小心滚到床边它也能挡住。”
据了解,老年人的摔倒一半以上是在家中发生的,其中无扶手、有门槛、地面不防滑等居家环境因素造成跌倒的比例达八成以上,自身身体因素仅占小部分。王爷爷告诉记者,他曾被两三厘米高的门槛绊倒,如今,家庭适老化改造提供的四角拐杖、手杖凳,成为他的“安全助手”。
小改造带来大便利。无独有偶,在贡井街道杨家坝社区王大容奶奶家中,淋浴间增添的一张淋雨椅也藏着不少“小心思”:4个角安装吸盘脚垫,遇水更牢固,防滑又耐用;坐垫采用抗菌防霉材料,配有排水孔,健康舒适。
卫生间还设置了一个扶手,看似简单的扶手,也有不少设计讲究。参与适老化改造的工作人员介绍,淋浴间“L”形扶手的竖向部分便于老人站立时抓扶、横向部分便于使用沐浴椅的老人站起时撑扶,“此外,为了让大拇指和中指稳稳握住,扶手直径通常在32毫米至36毫米之间,高度通常到老人的髋骨位置。”
说起家里的新变化,王奶奶满脸笑意:“方便,也安全多了。”
王爷爷和王奶奶家里的“新变化”,得益于贡井区实施的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2年以来,区民政局不断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为辖区内困难老年人按需提供适老化辅备器具,每户改造标准1000元,总投资达45万元。目前,全区已完成45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
在实际生活中,一个扶手、一张淋浴椅、一个手杖凳……一件件不起眼的小设施,却改变着老年人“如厕难、出行难、洗澡难、生活难”的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接不断的新起点,通过全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有效缓解部分困难老年人因生理机能退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区民政局将摸清服务对象底数,确认服务对象需求,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合理化、规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钟林峰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