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装的电梯、平坦的道路、整洁的绿化带、消失的“牛皮癣”……70岁的居民邹婆婆见证了贡井区筱溪街道青杠林社区广厦苑小区的变化。“整改后变化特别大,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不见了,还及时更换了破损的井盖和路灯,加大了保洁力度,大伙都挺高兴,觉得很幸福。”她欣喜地说。
老旧小区改造是关系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民生工程。下午,冬日暖阳,记者走进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广厦苑小区看到,房屋立面整饬一新,花园草坪翠绿如茵,车辆停放井然有序,消防通道宽敞通畅。“15栋628户2042人因此受益,可谓‘广厦’重焕新生。”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据介绍,广厦苑小区内部高差较大,挡墙较多。曾经,建筑外立面陈旧、排水管外露严重、绿化缺乏打理、停车混乱、强弱电杂乱等“老旧小区病”普遍存在且备受诟病。
老旧小区改不改,改什么,居民最有发言权。广厦苑小区在制定改造方案时,依托“筱溪夜谈”、小区院坝会、居民意见箱等载体,凝聚群众共识,不断丰富改造内容,绘好改造蓝图。在改造过程中,邀请居民全过程监督,得到居民大力支持。结合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政策,鼓励居民出资出力,解决老年群众“出行难”问题。
聚焦“怎么改”,当地形成了先硬件、后软件的原则。一方面,优化平面布局,增设停车位,最大限度解决停车难问题。一方面,开展智慧安防建设,出入口增设人脸识别闸机,单元门处设置门禁系统,最大程度解决小区治安混乱局面。同时,利用全国既有建筑消防试点城市建设契机,在公共位置增添微型消防站,单元楼道安装应急疏散标识和应急照明灯,悬挂干粉灭火器,有效补齐消防短板。
小区有颜值,还要有内涵。广厦苑小区在改造提升颜值的同时,文化内涵也同样得到升华。他们把自贡美术家协会“请进来”,挖掘小区自身和本地文化,以“筑得广厦千万间、安居乐业尽欢颜”作为小区文化主题。台阶堡坎处依次展现“自贡十二景”和“贡井十景”,栏杆细节处也以“广厦苑”为主体表达书香文化。广厦苑小区在文化内涵的助力下,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邻里相处更加融洽和谐。
据了解,为了实现“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近年来,贡井区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老城内涵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盐马路、花园路、油毡厂……截至目前,该区正在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计5个,惠及群众2000余户。
采写:自贡网记者罗乐、摄影宋姿熠
编辑:李惠玲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