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相信,在温暖别人的时候,也会温暖自己。”这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儿童青少年心身医学中心中级医务社工师、自贡市社会工作协会会长曹翔的人生信条。
17年来,曹翔从一名义工蜕变成拥有专业知识的社工专家,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全部献给了公益事业,并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四川省五四青年奖章、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近日,四川省民政厅公布了21名全省首批社会工作高层次社工人才名单,曹翔通过层层选拔、培养和答辩,最终榜上有名,系全市唯一。7月17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了他坚守初心的故事。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曹翔时常会接触到有心理障碍的人群。每当看到那些茫然的眼神,他的心都会被深深触动。2007年,曹翔创建了全省首支以心理服务为主的义工组织——自贡市灵犀义工联合会,从此走上了公益道路。17年来,他带领5万多人次的义工,通过50多个以青少年儿童关爱为主的公益项目,筹集善款2000余万元,为30万人次青少年提供了心理关爱、安全自护、大病救助等服务。
随着经验的积累,曹翔逐渐意识到,服务不光要有一颗热忱的心,还需要有专业的理念、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实现精准服务。于是,曹翔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给自己充电,攻读社工专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并通过全国考试成为了一名中级社工师,走上了专业化道路。
2015年,曹翔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工服务机构,开拓了本土社工行业先河,先后培育孵化各类专业社工机构13家,培养本土社工人才500余名,并牵头组建自贡市社会工作协会和川南社会工作联盟,为自贡乃至川南四地市的社工行业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
如何让社工更好发挥专业优势?曹翔通过多次外出学习,借鉴大城市的先进经验,以“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创新开拓社区治理、青少年儿童关爱等领域“社工+”服务项目,让专业社工的与众不同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以大安区“1519”社区治理服务体系项目为例,他通过“五社联动”的模式,有效培育公益慈善、邻里互助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97支,并开展慈旧换新 善从微行”活动、困境社区单身青年交友活动、社会企业创新社区服务活动等特色活动,累计服务居民3万人次。
“以前社区活动单一,没有特色,居民也不愿意参加。现在有了社工的加入,服务更加专业、且具有针对性。”居民们纷纷点赞。“1519”社区治理模式的试点街道、社区均被评为全省基层治理示范街道、示范社区。
在大安区担任驻村干部期间,曹翔还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工作专业,创建了全市首个“贫困村扶贫社工站”,通过“扶志银行”机制,让贫困户主动参与村内事务和扶贫工作,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疫情发生以来,曹翔链接基金会资源立项“社工+防疫”项目,组建志愿管理、排查测温、入户核查、引导宣传、心理疏导共9个功能小组,招募防疫志愿者648名,累计服务8.3万人次。
“社工既不是一个职位,也不是一种头衔,而是一种专业身份、责任、担当和使命。”为此,曹翔还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在日常工作中,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儿少中心成立了全市首个医务社工站,并建立了“志愈银行”,通过医务社工个案、小组等专业技术介入患儿干预机制,有效提升了患儿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感、情绪控制、人际交际、病房适应等能力。
爱心是火种,能点燃心中的希望;爱心是清泉,能滋润枯萎的禾苗。在曹翔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专业社工团队和志愿者队伍,让公益的种子在盐都大地开出绚烂文明的花。(自贡网卜一珊)
编辑:孔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