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一生,勤劳苦干、奉献甘甜、不求回报。在贡井区五宝镇照石村有这样一位基层人大代表,她从事文字材料及党建工作7年来,学政策、钻业务,在积极思考、探索创新中,为村委工作贡献力量。她就是向下扎深根的“蜜蜂型”人大代表——单正英。
IMG_6850.JPG
好学不倦 身上有担当
清晨,单正英一走进办公室,就进入了手机铃声高频率响起的紧张运转工作模式,同时,她还要高效地处理一摞摞资料报表,期间还要起身接待上门来咨询的村民。
IMG_6848.JPG
从2016年担任村文书来,单正英日常工作包括了资料管理、解决矛盾纠纷、森林防火、乡村振兴等多项繁琐的工作,初中毕业的她,深知只有勤于学习,笔耕不辍,把群众冷暖挂心间,才能扎扎实实为村民谋利益。
“刚开始干文书这个工作,我连电脑都不会用,更别说熟练的使用‘Word、Excel’这些办公软件,只有硬着头皮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单正英说,那段时间她比正在读书的女儿都还要努力,生害怕工作出纰漏。每天处理完村上工作后,她还要利用午休或下班时间向镇政府工作人员取经学习如何使用电脑,如何撰写材料。
“女儿也成了我的老师,我们经常晚上一张桌子、一个台灯,互相鼓励学习。”单正英说。
在单正英的不断钻研下,她迅速掌握了全村基本情况以及相关政策知识。“为了拿准吃透复杂的扶贫政策,她经常挑灯夜战,在节假日入户走访,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照石村妇女主任李建英说。
恪尽职守 心中有群众
作为全省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村以及万亩“马铃薯+花生”产业核心示范区的照石村,产业兴旺的秘诀也离不开作为“ 一线战斗员”的村干部们恪尽职守,主动关心群众。
“老百姓的事儿是天大的事儿”,这是单正英时刻放在心尖儿的话。
几年前,照石村村民张厚荣家可谓“举步维艰”。家里有一个80多岁的老人需要赡养,小儿子又是残疾,没有谋生技术的张厚荣只能靠四处打点零工换取微薄收入照顾一家老小。
单正英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为张厚荣指导马铃薯种植技术,帮助他们一家靠种植脱贫致富。
“单文书经常到田间地头来手把手教我们施肥、打药防病,还时常鼓励我们用勤劳地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她就是我们产业发展的‘带路人’。”张厚荣说。短短一两年时间,张厚荣一家依靠种植马铃薯、辣椒年收入近10万元,实实在在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要不是她,我们一家可能返贫了。”低保户袁国平对记者说。在走访返贫监测户中,单正英发现村民袁国平一家存在返贫风险,于是她及时向村委反映,并协助村委采取帮扶措施,为袁国平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实现了监测对象应帮尽帮、应扶尽扶,让群众真正避免返贫。
一滴海水是普通的,但折射的光辉是七彩的。单正英怀着一份为民服务的情怀,扎根基层,兢兢业业,赢得了同事和群众们的一致肯定与好评,她将继续当好“蜜蜂型干部”,酿“为群众之蜜”。
编辑:程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