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泸州市泸县人,到自贡10多年了,对我的‘第二故乡’很有感情,对成佳镇的土地更有感情。我在这里种大头菜、产大头菜,我会扎根在这。”8月30日,在贡井区成佳镇杨柳村,“新自贡人”罗淮良和记者打开了话匣子,聊起自己的自贡情结和大头菜情缘。
图片
“现在的田间地头和农家院坝都是一派忙碌,大家正在抢抓高粱收割、晾晒。高粱收储完毕后,轮作的大头菜就要开种了。”罗淮良笑眯眯地说,等到今年冬收时,大头菜农业主题公园里的“万米晾晒长廊”将再现贯穿成串、垂落成帘、连片成墙的丰收美景,特别美。
图片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南下务工潮的兴起,大批泸县人前往广东打拼,罗淮良也在其中。来到广东,吃惯了川味的老乡们总喜欢用家里带来的大头菜佐饭,口感脆爽、味道香甜的大头菜很快成为了务工人员和当地人喜欢的美味小食。
当时,身在广东省中山市的罗淮良看到了商机,果断进行大头菜批发业务。此举让他“小挣了一笔”。
此后,罗淮良很快意识到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食品安全要求,他便盘算着筹建自己的大头菜加工厂。“必须根据市场变化做出改变。”罗淮良说干就干。几经考察,他发现我市成佳镇有着上百年的大头菜种植历史,而且种植的大头菜口感特别好。同时,当地热情、淳朴的村民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终,他决定选址成佳镇杨柳村开始二次创业。
图片
罗淮良回忆,当初自己心急着定下厂址,但看上的那块地方尚未通公路,运输成了一大难题,心中不禁对自己的选择有些后悔。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贡井区相关部门得知该情况后,及时与他进行沟通,多次派员实地调研,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加速推进通村公路建设。“特别感激,解决的可是大问题。”罗淮良说,尤其是附近的村民听说要修路、建厂,都热心地来帮忙出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杨柳村通往外界的公路很快铺成,实实在在解决了农产品外运问题,也完全打消了他的办厂疑虑。
“通过这件事,我不仅看到了自贡的诚意,也体会到当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心,坚定了选址成佳的信心。”罗淮良说,在证照审批、土地流转、基础建设等方面,贡井区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还专门安排驻企专员,持续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很快,农副食品加工厂在杨柳村拔地而起。
工厂建成后,罗淮良一边扎实经营,一边认真钻研工艺,成功探索出低温冷链发酵工艺。“传统酿制工艺需盐量大,不利于人体健康。”说起生产工艺改进,罗淮良颇为满意。他告诉记者,低温冷链发酵工艺不仅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盐度可控,还有效减少了污水的排放量。
与此同时,企业在他的带领下,发展形势喜人。目前,已成为贡井区生产加工大头菜的龙头企业,年产量超1万吨,产品远销云贵川、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图片
“我是从泸县乡村到广东城市,然后来到自贡乡村,不走了。”罗淮良告诉记者,不久前,在自己的助力推动下,成佳镇杨柳村大头菜种植基地成功获得出口备案,成为全市首家获得出口备案的蔬菜种植基地。现在,成佳镇先后发展出10余家大头菜生产加工企业,辐射带动了周边2万名农户种植大头菜5万余亩。
(黄 鸿 欧亚非)
编辑:钟林峰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