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镇土地富饶肥沃,蔬菜水果品类繁多,是自贡的“菜篮子”。近年来,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法院龙潭人民法庭根据辖区特点,结合本地风土人情,采取多种方式创新开展各项工作,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助力乡村振兴,让这里“枫”景正好。
“法官,你看我这水果,哪里存在干水?”日前,村民黄某在法官对其回访时,还对此前遭遇的买卖合同纠纷耿耿于怀,她随机选了两个果子给法官展示,果皮一剥开,稍稍一挤,黄澄澄的果汁喷溅而出,甜香四溢。见此情景,法官鼓励她放下思想包袱,继续抓好果树种植,努力增收致富。
原来,在去年5月,某地水果商岳某来到贡井区,找到果农黄某等人,以交预购订金的方式与黄某等果农签订协议。其中,在黄某处订购了10万公斤柑橘,同时约定黄某要接受岳某的指导,按照要求施用其指定农药等。合同签订后,岳某支付了黄某定金10万元。接下来,黄某按照岳某要求对果园进行管理,并将岳某提供的农药用于果树。到了2022年底,眼见柑橘成熟,而岳某并未来联系收购事宜,黄某遂主动联系对方,要求对方履行合同义务。岳某却在电话中表示,黄某的柑橘有干水现象,不再购买其柑橘,并要求退还订金。黄某无奈,只好将所产水果分批处理。
今年初,岳某联系黄某,要求返还10万元订金并支付违约金未果,遂提起诉讼。通过前期调研走访和审理,法官最终认定岳某的诉求证据不足且于法无据,判决驳回了其全部诉讼请求。案件审结后,为防止出现类似案件,贡井法院向农村农业主管部门提出司法建议,以筑牢安全防线,护航食品安全。
同时,该法庭积极打造以保护“菜篮子”为主题、助力乡村振兴为特色的“巡回法庭”品牌,制定了“定机构、定专人、定制度”的机制举措,以更加高效地依法处置辖区特色农业纠纷案件,助力辖区特色农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此外,根据辖区特色农业相对集中的特点,该法庭依托“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建立涉农纠纷诉前调解中心,统一指导专业人民调解员调处辖区特色农业纠纷案件,为涉农纠纷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实现纠纷审理集约化。同时,法庭确定一名法官负责审理涉农纠纷及相关衍生案件,配齐配强辅助团队,强化办案团队专业知识,确保案件处理的综合效果和裁判尺度统一,实现涉农案件审理专业化。
为实现纠纷有效预防和前端化解,对于涉农案件的专业性,该法庭加强了现场调研和(或)巡回审理,充分掌握纠纷发生的背景,考虑案件社会效果。在案件处理完毕后及时跟踪回访,跟进案件后续情况,并对案件处理中发现的典型和普遍性问题,加强研判、提出对策,积极发挥司法裁判的引导和教育功能,促进辖区特色农业有序发展,实现纠纷审理规范化。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龙潭法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新路子”,找寻“新法子”。其中,通过“红梅”党员法官联系镇(街)工作机制和“委派调解+人民调解员+法官”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一法官联系一镇街”工作模式,做到工作重心下移、矛盾靠前排查、纠纷一线化解,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解决在一线、化解在基层,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营造和谐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王梓薇 毛钰涵)
编辑:钟林峰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