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贡井区紧紧抓住国家以工代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坚持“群众是根本,项目是载体”原则,科学规划以工代赈项目,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扩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政策助推作用,不断拓宽农村群众就业增收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坚持科学规划,在“选项目”上下功夫。一是锚定项目领域。围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项目谋划、梳理、包装,重点聚焦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较为薄弱的脱贫村,进一步补齐脱贫村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短板。二是明确申报要求。严格按照推广以工代赈相关政策要求,主要考虑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方案相对简单、用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小型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单个项目申请补助资金原则上不超过400万元。三是扩大实施范围。2021年以来,全区已争取到以工代赈项目6个,惠及成佳镇、龙潭镇、莲花镇、艾叶镇等4个镇7个村,获批中央资金1510.83万元,发放劳务报酬超215.0454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就业377人。
坚持群众优先,在“推项目”上用心思。一是成立项目指导专家组。由发改、财政、农业农村、交通、水务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对项目实施镇、街进行一对一指导,保障项目推进。二是开展技能培训。紧盯群众劳务组织动员、就业技能培训等重点工作,开展多点位、多工种技能培训,提升以工代赈的组织效能和农民劳动技能,确保以工代赈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三是加大宣传引导。在项目实施地所在村通过以工代赈宣传会、村务公示栏、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尽量吸纳当地脱贫不稳定户、困难户参与务工,鼓励低收入农村群众通过在家门口参与项目建设,获得劳务报酬,增加家庭收入。
坚持严抓严管,在“管项目”上动真格。一是紧盯项目进度。采取实地查勘走访、定期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掌握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情况,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二是狠抓工程质量。坚持把以工代赈工程质量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区发改局定期和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质量、镇村监管履职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落实镇村属地监管,项目实施地落实专人监管工程质量,实现政府、村委会、群众多方联合监管机制。三是强化资金监管。主动对项目资金实施情况全过程绩效跟踪,按月定点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集中统发劳务工资,通过财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及时公开公示资金发放情况,以公开、透明和信息化手段从源头上切断弄虚作假的渠道与空间,确保劳务报酬发放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供稿:区发改局张强)
编辑:刘丽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