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雷公滩社区探索“幸福院落”治理理念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2023-07-26 18:16

11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社区安,城市才能安,社会才能安。

 

如何发挥群众无穷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凝聚起社区治理的新力量,让社区由乱到治,让社区如家,邻里和睦,让居民拥有满满的获得感?记者在雷公滩社区找到了答案。

纽带联结 “左邻右舍”议出治理合力

小区化粪池、下水道堵塞,影响居民生活又造成环境污染,雷公滩社区用一场议事会解决了。

老年人没有锻炼场地,车辆乱停乱放,雷公滩社区用一场议事会解决了。

在探索“幸福院落”社区治理过程中,雷公滩社区搭建“居民自治互助站”建立“左邻右舍”议事协商平台,实现居民共同参与协商议事,合力解决社区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小区化粪池这么多年经常堵,怎么修?谁来修?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一圈板凳,居民围坐,一场因纸厂宿舍化粪池堵塞而召开的“左邻右舍”议事会在雷公滩社区热闹开场。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干,要把化粪池管道彻底清掏了,大家这次多出点钱。”

“从长远考虑,建议更换管道,彻底清掏。”……从维修办法到实施细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经过协商,社区收集了居民的意见建议,联系专业疏通队现场查看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并把人工费、工程明细、实施过程等情况进行公示。几天后,工人们更换了宿舍的老旧管道,化粪池也全面清掏,居民脸上重新绽放笑容。

这些年,社区书记陈红英见证了雷公滩社区包括纸厂宿舍在内的诸多变化。

 

“发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产生这些变化的一个关键点。”陈红英介绍说,雷公滩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又地处城乡接合部,居民大多是原自贡空压机总厂、自贡油毡厂、自贡纸厂的退休职工。

长期以来,社区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缺乏等基层治理难题。近年来,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建立“左邻右舍议事会”“阳光问廉”等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楼门院、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的新局面,把一桩桩、一件件与老百姓相关的“急难愁盼”问题化解在家门口,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问题这么快就得到解决,真是多亏了‘左邻右舍’议事会,这几年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心啦。”纸厂宿舍居民黄俊笑呵呵地说。

居民的呼声 就是社区行动的“哨声”

作为党群联系的“神经末梢”,社区的灵敏度,就是居民诉求的能见度。

“我的天然气用不起了……”,近日,今年80岁独居老人黄月华找到社区求助,了解到情况后社区立即联系维修人员上门检查,帮助老人换掉坏了的天然气阀。

“太谢谢你们,不然我今天连饭都吃不上了。”黄月华拉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连连感谢到。

“哨声为谁吹响?社区居民的呼声就是哨声。”雷公滩社区书记陈红英说。

今年2月,社区接到辖区内的重精、特困人员曾某某的姐姐求助,得知曾某某长期流浪在自流井多个地方。

“你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帮你联系街道和派出所……”

在街道、社区和派出所的共同努力下,几经周折,终于找到曾某某的下落,将其带回并送医治疗。事后,社区工作人员还帮助曾某某办理了特困集中救助事宜,解决他就医的后顾之忧。

“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不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曾某某的姐姐拉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

在解决居民需求的同时,雷公滩社区还十分注重抓好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今年以来,社区针对独居、空巢老人开展“一对一”结对志愿帮扶90余次,落实每日见面,关爱老人身体健康,坚持常态化开展老年人居家燃气安全巡查、排查,保障老年人安全。

 

同时社区还依托“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组织残疾人活动9场,并为青少年、留守儿童量身开展“童伴之家”系列活动9场,入户走访低保家庭,及时了解需求,并积极协调解决,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位困难群体、特殊群体。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社区的服务就跟到哪里。”陈红英说,雷公滩社区将继续探索“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工作机制,不断收集民情民意,更快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共治共享 社区治理创造更多“被需要

69岁的张亚宁,自上个世纪70年代搬进空压厂宿舍区,一住就是50年,但是过去社区脏乱差的环境,一直让她难有归属感,直到社区将治理重心下移,引导居民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张亚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后,连续几年不间断“出勤”,帮助维护交通秩序、清理城市小广告。

“参与社区治理,让我找到了存在感。”即使到隔壁小区遛弯,她也随身带着小铲刀,随时铲掉小广告——像张亚宁一样,不少居民已经把志愿服务融进了生活方式。

通过引导居民参与志愿服务这个“支点”,居民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今年元宵,雷公滩社区组织居民参与元宵节活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大年,通过猜灯谜、夹弹子、投球、蒙眼摸福等趣味活动,充分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现场暖意融融,不时爆发出笑声、欢呼声、加油助威声。

 

“我们现在的幸福感、参与感越来越强了,就算不能做更多的贡献,起码还能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社区居民杨淑珍乐呵呵地说,社区有温度的管理不仅让她有归属感,也让她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共治共享,给居民带来了“被需要”的满足感,既实现了分享的快乐,也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我们社区面积较宽、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所以建立了‘街道+社区+网格+居民小组+楼栋(院落)’五级治理模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邻里互助、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巡逻、文化活动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雷公滩社区书记陈红英告诉记者,社区接下来将继续发挥网格员、组长、楼栋长、“老居民”等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深入居民小区收集民情民意,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归属感,切实打通社区治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孔云)


编辑:李惠玲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