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需求侧响应,需要您的响应!

2023-07-05 17:23

4



先来厘清几个概念。

电力需求侧:

指电力用电侧,包括需要用电的企业、用户等。

电力需求侧响应:

指电力用户对价格或者激励信号作出响应,改变其固有的用电模式,减少(或增加)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稳定的行为。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打个比方:

*图片来源:新加坡华人圈*图片来源:新加坡华人圈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不难看出,用电和开车一样,都会出现“高峰期”和“低谷期”,都有可能出现拥堵。



电力公司扮演“交通维护员”的职责,用有效的方式(如:需求侧响应、分时电价)疏堵,但也必须要得到每一位电力用户的配合,必须双向奔赴,才能共同保障电力这条高速公路的通畅和安全。




其实上面也解释得差不多了,为什么要需求侧响应呢?肯定是为了让大家错峰用电,避免电力通道拥堵,电网崩溃。



毋庸置疑,四川电网的规划和发展是和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这一点和高速公路也是一样的。

但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堵车的问题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高速公路只有在每个小长假、大长假的时候才会很堵,要为此去多修几条高速公路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投入大,性价比不高,势必会造成浪费。


同理,依靠电网投资建设解决问题,缺乏时效性和经济性。

时间成本大

“远水”解不了“近渴”。

正如一般省内的高速公路从建设到通车要2至3年的时间;建成一座220千伏变电站,至少13至15个月;建成一座500千伏变电站,至少2年;建成一座火电厂,一般也需要4至6年时间;建成一座抽水蓄能电站,一般至少是5年时间。




投入过大,性价比不高

根据《2023年四川省电力需求侧市场化响应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市场主体要形成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5%左右的需求侧市场化响应能力。




据电啵啵不完全粗略测算,通过供应侧的方式削减这5%的高峰负荷,电厂及配套电网建设投入约为400亿元,但是达到同等效果建设用户侧储能仅需投入约100亿元,实施需求侧响应仅需约10亿元/年。

经济成本孰优孰劣,显而易见。

啵啵想告诉你,你想的没错,目的是差不多的。但是他们也有本质的区别。

有序用电:

更多的是“自上而下”被动执行,由政府部门出台指导政策,供电企业和用户共同落实、共同维护供用电秩序,从而保障电网安全的一种措施。

需求侧响应:

是一种主动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行为,根据政府部门出台的指导政策,电力用户主动参与供需调剂,调整自身用电模式,让出一部分负荷。同时,还能因此获得一些经济补贴。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主动的。如果你是用电客户,你怎么选择?






准入条件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营区内的10千伏及以上工商业电力用户,具备分时计量(全天96点负荷曲线采集能力)与数据传输条件,单个户号响应时长不低于1小时,可参与需求侧市场化响应。


参与方式

电力用户用电户号响应能力1000千瓦及以上的,可选择直接参与需求侧市场化响应。

电力用户用电户号响应能力1000千瓦以下的,须通过负荷聚合商代理参与需求侧市场化响应。



同一电力用户的不同用电户号仅可通过同一家负荷聚合商代理。

Tips:负荷聚合商

2023年年度交易代理电量10亿千瓦时及以上,或缴纳履约保障凭证额度达800万元及以上(额度不足的可自愿补交差额)的售电公司,可在电力交易平台申请成为负荷聚合商,代理电力用户参与需求侧市场化响应。

不论以何种方式参与需求侧响应,需求侧响应都以每小时可响应容量为交易标的。目前,需求响应价格的上下限暂定为3元/千瓦时和0元/千瓦时。



举个例子:

2023年8月8日(D-3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17:00 前通过电力交易平台预发布8月11日(D日)响应需求。用户A于8月8日(D-3日)参与响应申报,于8月10日(D-1日)14点市场出清后中标。中标响应容量10万千瓦、出清价格2元/千瓦时、响应时段为:15:00-16:00、16:00-17:00、17:00-18:00。

假设用户A在8月11日(D日),三个时段实际响应负荷分别为15万千瓦、10万千瓦、6万千瓦,预计响应收益为51.4万元,计算过程如下:


截至2022年底,全国超过20个省开展了需求侧响应。







编辑:李惠玲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