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沃土,贡井区长土街道洞桥社区。
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单元和“末梢神经”,洞桥社区扎实推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基层法治建设“洞桥样板。”
扎根法治沃土,厚植法治文化,打造出一批如“贡山驿站”“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晓松检察官工作室”等法治品牌,这是洞桥社区一举摘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奥秘所在。
示范引领 搭牢组织新体系地基
在建设“‘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大厦”中,基层组织的健全与完善是“地基”,只有“地基”稳固,大厦才能建设得牢靠。
一个常住人口12000多人的社区,它是凭借什么成功获评这一国家级荣誉?又是如何夯实基层治理法治根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治理体系的?社区书记谢英带着工作人员一起下起了“死力气”“狠功夫”。
“我们成立了社区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全面推动社区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同时,配齐配强公共法律服务力量,社区法律顾问和专职调解员协作配合开展工作,培养法律明白人6名,组建了由公安民警、法院法官、检察院检察官联合组成的‘社区普法名师团’开展法治进小区宣传32场次,参与群众3000余人次。”谢英介绍到。
在洞桥社区,这里有完善的《洞桥社区自治章程》和《洞桥社区居民公约》,他们坚持每个季度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决策,每半年召开“双述双评”测评会,实行“依法建制、以制治居”。各楼栋还有一位“楼栋长”,从政策宣传、信息收集、一线服务到矛盾纠纷调解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是楼栋的“大管家”,从人民群众当中走出来、亮身份,在基层治理中表决心、做实事。
丰富载体 “学法守法”蔚然成风
春到洞桥社区,沿途春光明媚,树叶复绿,一路繁花。漫步小区的“民法典之路”、“普法长廊”,在领略大好春光之余,法治文化也在悄然间浸润居民们的心灵。在1.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洞桥社区可谓是下足功夫。房前屋后、街头巷尾,都被最大限度利用起来。
洞桥社区沿线合理规划宣传展板打造法治长廊,通过选用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以案释法、法律知识问答、漫画等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使人们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实现法律素养的提升,进一步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社区居民张晓兰说:“宣传内容特别符合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好多居民路过都会停下看一会儿,已经成了咱们社区法治宣传风景线了。”
“我们5栋前的原始坡什么时候解决,下雨天老人从这里路过太危险了……”值得一提的是小区设立的“贡山驿站”党群服务点,这里是群众们解决烦心事的暖心地。
入驻的“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晓松检察官工作室、法律服务热线等政法工作品牌和健康小屋医疗力量为居民提供了一站式综合服务,提供法律援助,切实解决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有效提升。
闲庭信步间,过往行人都接受着法治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居民群众烦心忧心事都在这里得到解决。这就是洞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厚植法治文化、展示民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基层治理中的蓬勃生命力的有力证明。(程洁 孔云 王垚秋)
编辑:钟林峰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