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向清清,他刚刚结束门诊,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儿童青少年心身医学中心,走廊上满是他和团队成员一起制作的儿童墙绘,中心里的志愈银行、“元”教室、情绪冢已然成为孩子们校园和家庭外的“温馨避风港”。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儿童青少年心身医学中心副主任向清清常说:“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很远。要想守护更多孩子的心身健康,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一群人才能点燃爱的熊熊大火。”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012年对向清清来说,是他人生一个新起点,从这年开始,他便行走在守护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的志愿路上。
10余年来,他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场次,累计志愿服务工时1300余小时,组织开展各类青少年儿童心理关爱志愿活动近80余场,服务以NSSI(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儿童为主的各类困境儿童1000余人次。2022年12月在第十届“四川志愿▪携手圆梦”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活动中,向清清被推选为2022年度“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
疫情带来的紧张焦虑、学习压力造成的亲子冲突……近年来,全市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也在承受或大或小的考验。2021年,向清清从工资中拿出3万元,以无偿捐赠形式于2022年成立了自贡首家以儿童青少年心理关爱为主的社会组织——“自贡家校社青少年儿童公益服务中心”。
中心成立后,他将80%的精力用于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事业的发展,与自贡市慈善总合作建立全省首个“未成年人心身救助保护基金”,为家庭困难的患儿提供每人1000元的资助。除此之外,他还开通公益抖音号、视频号,免费开展心理健康科普50余期,点击量超过5万余人次。
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他的家人、朋友都加入中心成为志愿者,积极配合自贡团市委和贡井团区委,协调各方做好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志愿服务。目前,该中心共招募各类大学生志愿者121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1场,为739人次患儿和家长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各类志愿服务,在帮扶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志愿道路上,向清清和志愿者们坚定地大踏步向前行。
昭志愿之光,护少年的你
“你就是我的小星星,挂在那天上放光明……”12岁的小婷一边用手打着拍子,一边跟着琴声唱着自己喜欢的歌。她说每次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的志愿者来病房的时候,她和小伙伴们都可以开心好久。每周一,他们会把想学的歌告诉在病区服务的社工,这样在周三的下午就会有志愿者带着电子琴、吉它来教他们唱歌。
“我们还创新在中心开设了‘元’教室,整合社会资源,采用‘2+3+n’模式(即2种模式,3大板块,n项课程),以‘志愈银行’激励机制,引导儿童青少年快乐学习,从心理上减负松绑。在这里,学校和家庭的规则和禁令都将暂时失效,孩子们可以做想做的各种事情——读书、作曲、画画、插花等,也可以和志愿者哥哥姐姐们聊天,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向清清说。
作为一名13岁孩子的父亲,张先生最近很郁闷。他发现孩子升学初中后,持续1个月多睡眠差,内心压抑、焦虑,并伴有自残划手行为和自杀风险。“是不是适应不了,心理压力太大了?”满腹狐疑的他主动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在其孩子学校建立的校园流动医生工作站。
从大学生志愿者引导其开展趣味活动、个体沙盘,到儿童青少年心身医学中心医生、心理咨询师联合对其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短短几个月时间,张先生的孩子逐渐解开心结,改善其非理信认识,逐步适应学习和家庭环境。这是向清清首创“家、医、校、社”四方联动青少年儿童心理干预机制的生动体现,目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儿童青少年心身医学中心已在全市16所学校建立校园流动医生工作站,推动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有成双赢目标。(程洁 王垚秋)
编辑:李惠玲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