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综合 基层

全面提升新时代公共安全治理能力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贡井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区政协第四专题读书活动小组 李兵))

2022-11-30 17:07

1

贡井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区政协第四专题读书活动小组  李 兵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思想引领力、政治动员力、时代感召力,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忠诚履行应急管理职责使命,以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要深学细悟、融会贯通,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全面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应急管理新气象新作为。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方面,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切实把党章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重要部署,为新征程上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和重要着力点。为此,我们要全面深入领会党中央对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作出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等重点任务,加强专题研究,明确具体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找准具体抓手,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不断开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新局面。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写照,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突破,具有前瞻性、现实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应急管理部组建以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工作得以进一步统筹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一次次抢险救灾、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等过程中充分彰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这是一个重大的高位部署,要认真领会并坚决贯彻执行。在统筹发展和安全进程中,应急管理工作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对于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解决应急管理和安全领域一些深层次问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持续营造良好安全发展环境。要突出矿山、危化、消防、工贸、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分析秋冬季安全生产特点,加强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要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督促相关地方和部门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责任,加强源头管控和科学指挥救援,确保安全扑救。同时加强多部门会商研判,提早做好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准备,把救灾救助工作做细做到位。

 

 


编辑:李惠玲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0 www.gj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0208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3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1号 联系电话:0813-3315672 川公网安备 51030302000020号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3315672 邮箱:gjrm1209@163.com 涉企网络侵权举报专区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