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十几名老人拿着一张张泛黄的借条来到贡井区法院起诉,要求原单位归还借款。尽管诉讼标的不大,但涉及人数较多,纠纷形成的时间久远。考虑到老人们诉讼能力较弱,贡井区法院便安排在区人社局设立的“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进行调解。经站点法官努力工作,老人们终于拿回了被拖欠20多年的借款。
这样热心为民解纠纷的场景,在“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已是常态。
2018年9月,贡井区人民法院成立自贡市首个以法官名字命名的党员工作室——“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四年多来,贡井区人民法院将这一模式成功复制到全区9个城乡社区(村),有效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室陆续入驻区人社局、区妇联、贡山壹号小区,截至目前共设立点位12个。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了第二届新时代人民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评选结果,“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以党建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做法成功入选。
矛盾纠纷“诉源”治理
黄泥坳社区成立于2013年,常住人口近万人,是贡井新城居住、商业、娱乐中心,居住人口中既有城镇常住居民,也有“农转非”安置人员,他们的文化和法律素质参差不齐,在生活中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特别是婚姻家庭、物业管理、邻里矛盾等类纠纷日益凸显。
为此,贡井区法院依靠党政主导,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立足“党员锻炼、诉源治理、法治宣传”三大平台建设,主动融入社区治理,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于2018年9月在黄泥坳社区设立了“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这是全市法院首个以法官名字命名和首个直接入驻基层社区的法官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之时,贡井区法院党支部与黄泥坳社区党支部共同签订了《贡井新城党建联盟共建协议书》,制定了《关于联合设立“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室指导思想及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工作室成立后,党员法官尹红梅和同事们坚持每周三利用半天时间接受群众现场咨询。渐渐地,工作室名气越来越大,周边社区的居民也找上门来。尹红梅说,为了提升社区居民整体法律素养,工作室还坚持每月举办一次法律知识讲座。
如今,工作室从定期接受现场咨询,发展到辖区群众到社区或村委会预约,工作室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特点安排专人进行解答。此外,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对线上司法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工作室依托“互联网+”模式,创新建立“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微信小程序,积极推进“多元化+网格化+信息化”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拓宽司法服务渠道,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线上司法服务。
“法院是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关卡。”尹红梅解释道,由于诉讼成本较高,加上容易激化矛盾,通常情况下发生矛盾纠纷后不建议“打官司”。目前,工作室正积极推动由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员额法官组成的“3+1”“四员”递进解纷模式,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培养和培训,推动社区自治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组织的建立、规范和完善,不断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将纠纷止于未发、解于萌芽、化于社区。
社区治理“法治”先行
孔师傅与黄老师在某小区楼上楼下做了多年的邻居。不久前,6楼黄老师家在阳台养花种草,偶尔渗水到5楼孔师傅家阳台,经多次交涉,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孔师傅便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请求排除妨害。
“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法官受理该案后,第一时间联系上了黄老师,告知相关的法律规定,并建议尽快将阳台修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日,黄老师和孔师傅一起来到“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两人握手言和,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调解前,拍桌子、锤板凳似是冤家仇人;调解后,冰释前嫌,喜笑颜开似一家人。
“感谢法官为我们调解,帮我家解决了多年的纠纷……”如今,这一幕幕为民办实事的调解现场,时常在“红梅”法官工作室“上演”。
“除了对个案的引导,我们更希望整体提升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尹红梅表示,日常工作中,“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团队的法官们力图通过长期潜移默化地引导,增强广大居民的法治观念。
考虑到小区楼层渗水现象较为普遍,易引起诉争,黄老师和孔师傅的纠纷调解后,承办法官又在该社区当场进行了一次“以案说法”。一方面讲解居民在遇到这样的邻里纠纷时,该如何合法维权,另一方面告知社区调解员和网格员,对这样的纠纷该如何进行调解。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给“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点赞。
四年多来,“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聚焦婚姻家庭、物业服务、相邻纠纷、高空抛物、校园暴力等矛盾纠纷和热点难点问题,接受群众法律咨询420余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10余个,开展“党员法官说法”等法治宣传90余次。同时,不断丰富活动载体,采取定期联系会、党员法官说法、法律知识口袋读本、送法进社区、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自治调解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的培养和培训。
据了解,2019年8月,“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作为贡井区党建项目及诉源治理品牌,在全区有序推广。贡井区法院随后相继在贡井区盐工新村、金鱼河、李家桥、天府、龙潭场等9个城乡社区(村)设立了“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将司法服务的窗口前移,引导群众理性解决纠纷、就地化解矛盾。 (周嘉 程洁)
编辑:李惠玲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