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旭川中学教师 区政协第六专题读书活动小组 周宇琪
贡井位于千年盐都自贡市的西城区,近两千年来,这里演绎了古老的井盐生产发展历史,凝结了精彩的历史文化积淀,存留了丰富的文韵古迹,被誉为自贡城市的结胎,井盐文化的母体,盐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贡井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井矿盐开发、生产历史最完美的版本,更完整地体现了自贡因盐设邑、因盐立市的历史过程。
然而,种种原因,贡井的这些珍贵历史、文化资料一直未得到系统完善的整理,直到2009年,在贡井区委“文化兴区”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在贡井区部分政协委员的不懈努力下,这本《盐都发端·贡井》才应运而生,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地方志”!
为什么我愿称《盐都发端·贡井》为一本优秀的地方志呢?我们知道,地方志的功能和作用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无非就是6个字,即“存史、资治、教化”。这本书在这三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
“存史”顾名思义,就是对历史文化资料的保存,为编史服务,为社会科学研究服务,为各项建设事业服务,可以说是奠定一个地方发展的基石。《盐都发端·贡井》共分为“盐都发端”、“盐咸贡井”、“地灵贡井”、“人杰贡井”、“文物贡井”、“诗韵贡井”六个部分组成,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贡井的盐业历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文化精髓、风流人物等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它全面深刻地反映了贡井两千年辉煌的盐业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存,完整地反映了贡井的历史发展脉络,全面展示了贡井历史文化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为贡井发展提供了文化历史的依托。
“资治”指利用地方志的资料,为各级领导和领导机关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一地政府领导,不能光凭习惯和经验去指导工作,作出决策,而要有政治远见和专业知识,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历史和现状有比较系统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如果编写出一部能反映本地区、本行业历史和现状的新志书,那么领导者,特别新任领导者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多的“信息量”,迅速掌握全面的情况,从而作出因地制宜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决策。《盐都发端·贡井》就收录了大量真实客观的历史数据,反映了近两千年来贡井井盐矿生产技术和管理的历史全貌,可谓总结前贤,惠及后人,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教化”就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定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需要被铭记,文化更需要被传承。《盐都发端·贡井》记录了众多土生土长的贡井历史文化名人,展现了大量极有价值的文物古迹,辑录了关于贡井的诗词楹联,更是介绍了不少现今仍可以看到的盐都遗迹。读了此书,会萌发一种冲动,特别想立马走向贡井街头,寻找大街小巷留下的痕迹,追溯千年的时光,品味盐都的古韵。这是一本能推进贡井人民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书,能激发贡井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情的书,能让贡井人民重拾“上风上水上贡井”骄傲的书。
作为政协委员,很感谢这次的读书活动,感谢与《盐都发端·贡井》的相遇,它让我明白了自己在一片多么美丽的土地上奋斗,让我意识到周围的一切多么值得珍惜与铭记,让我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意义。贡井辉煌的昨天,需要我们去追索;贡井美好的明天,需要更多的人去书写。让我们一起珍惜今天的贡井,结合实际,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奋斗不息!
编辑:李惠玲
5